近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孟姑集鎮岳樓村,惠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先榮帶著團隊成員,操控數架植保無人機為高標準農田開展除草劑噴灑作業,2.5個小時就能完成3100畝農田的飛防作業。
“得益于國家的優惠補貼政策,機器每年更新換代。現在我們用上了效率更高、操作更輕便的新型農機。”李先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合作社要對2萬多畝麥田進行春季田間管理,算下來能節省近10天時間。僅打藥的人工費這一項,就能省10萬元。
推進農業裝備轉型升級,推動無人機等現代化設備在植保等關鍵環節廣泛運用……近年來,嘉祥縣田間“科技范兒”越來越足,農民種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我們實施高效農機提升行動,全面推進農業裝備轉型升級。”嘉祥縣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科教科科長梁鋒介紹,截至目前,嘉祥縣農機保有量達3.85萬余臺,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管理現代化水平。
在嘉祥縣紙坊鎮朱街村的智慧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建設現場,數十臺智能機器人“列隊”作業,無人運輸車穿梭如織。利用手機APP種菜、機器人摘果在這里已經成為現實。“通過AI算法精準調控溫濕度,蔬菜生長周期縮短40%,產量還翻了倍!”山東堃源魯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加鵬稱,這一項目將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模式,收益也將更高。
據了解,嘉祥縣將智慧農業列為“百億產業集群”培育計劃的核心引擎,未來3年計劃引進農業科技企業20家,培育數字化農場50個,帶動全縣農業產值突破80億元。(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