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跌,A股上漲,目前的A股,已經不是空頭能量左右三大股指的趨勢,是許多的機構投資者都在積極的增持倉位,讓股市脫離了美股,歐股的影響,近段時間,短線啟動了強勢的大跌以后再上漲的行情。
雖然滬指還沒有漲回3300點,但伴隨著A股比美股強勢,或許在后面的行情,許多的外資機構在拋掉美股籌碼以后,參與到A股市場,有希望加速三大股指構筑底部的趨勢,開啟再一次攀升行情。
換言之,之前美股大跌,A股大跌。但目前的股市,已經是美股大跌,A股很可能會有新的升勢來臨。
要提前做好準備,盤面非常清楚,行情很可能會這樣走!
2個的消息的出爐,讓A股的整體趨勢,還有再一次上漲的機會,目前,盤面非常清楚,后面的股市會這樣走。
消息1是,近段時間的下跌,A股釋放了去年大漲以后的風險,股市目前處在很低的估值水平,使得后面大級別的下跌能量在降低。
滬深300指數的估值,低于歷史平均水平21%的溢價,匯金公司又在積極的增持滬深300ETF,表明A股在估值方面有吸引力,匯金在增持也可以讓三大股指,有希望不會再持續調整。
盡管,外圍的消息,讓A股跌穿3300點。但在3000點附近上漲以后,滬指在3100點,也有很強勢的支撐點,后面有3000點和3100點的支撐,構筑階段性底部行情,維持觸底攀升的趨勢來臨。
尤其是,消息顯示,今年保險公司,公募基金,可以為股市帶來萬億元,以及幾千億的新資金,雖然A股有許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行情,欣慰的是美股大跌,新增資金入市到A股,三大股指就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預計,伴隨著利空的消息出盡,股市后面有希望在低估值,機構資金的積極參與下,行情加速結束調整。
消息2是,港股雖然在之前幾天大跌,但南向資金比A股機構投資者更有信心。數據顯示,4月9日,南向資金一天的行情,就凈買進資金突破300億港元。
這一個金額創下港股通開通以來,最高單日凈流入紀錄。可以明白,南向資金是港股越跌越在積極的參與。
另外,今年的行情還沒有過去半年,南向資金的凈買進額,已經超過5500億港元,比2022年和2023年的全年凈買進金額要多。透露出,港股大級別的升勢,或許還沒有結束,南向資金大規模的流入,是對港股后面的行情依然看多。
特別是,目前,南向資金的占比提升的很快,港股通持股市值4.5萬億港元,占港股總市值比重升至11.4%,若南向資金沒有大規模賣出,港股也不會持續的大跌。
港股的行情有許多資金參與,后面的趨勢在外圍利空消息影響減少以后,或許會更快A股加速的攀升。
一、大盤指數走勢分析
昨日早盤受隔夜美股下跌以及市場對貿易局勢擔憂的影響,三大指數大幅低開。隨后,在權重股的護盤以及抄底資金的入場推動下,指數迅速探底回升。午后,市場做多情緒進一步升溫,指數穩步上揚,最終收出中陽線。從技術面來看,滬指成功突破了5日均線的壓制,短期均線系統開始呈現多頭排列的態勢,顯示出短期市場的反彈動能較強。不過,上方3200點附近仍存在一定的壓力,若要實現進一步的突破,需要量能的持續配合。
從市場整體來看,滬深京三市成交額突破1.7萬億元,較前日放量超800億元;全市場超4500只個股上漲,128股漲停,僅780股下跌,賺錢效應顯著 。這主要得益于政策托底效應,國J隊增持ETF、險資表態加倉、上市公司回購潮等政策組合拳,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內資主力凈流出139億元,不過北向資金尾盤轉為凈流入12億元,外資逢低回補核心資產,顯示出內外資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不同態度和操作策略。
二、熱點板塊解讀
今日市場熱點圍繞政策驅動與國產替代兩條主線展開,板塊分化顯著:
1.軍工板塊領漲:
軍工信息化、衛星導航、國產航母等細分領域集體爆發,多只個股漲停。驅動邏輯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國防預算增長預期以及“新域新質”產業政策催化 。
機構認為,軍工板塊當前估值處于歷史中位水平,業績增速與資金配置均處于底部區間,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
2.半導體產業鏈反彈:
半導體設備、存儲芯片等方向表現強勢,國產替代邏輯強化。科創板相關個股漲幅居前,顯示資金對硬科技領域的偏好 。
行業層面,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速,疊加全球供應鏈重構預期,推動板塊估值修復 。
3.免稅與消費復蘇:
免稅概念午后發力,多只零售及旅游股漲停,消費復蘇預期升溫。政策端對內需的持續支持(如消費補貼、穩地產政策)為板塊提供支撐 。
4.地產與高股息資產:
房地產板塊震蕩走高,政策預期(如一線城市限購松綁)推動資金流入;中字頭及電力等高股息資產逆勢走強,體現避險需求 。
5.分化與回調板塊:
銀行、保險:受宏觀經濟數據及外資流出影響,資金流出明顯。
消費電子與機器人:蘋果產業鏈個股回調,反映市場對出口依賴型行業的擔憂 。
三、風險事項提示
外部沖擊持續:
美對華關稅升至104%,于4月9日生效,這將沖擊消費電子、光伏等出口鏈。美關稅細則的實施,使得相關出口企業面臨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等問題,短期內可能對這些行業的業績和市場表現造成負面影響,投資者需謹慎關注相關板塊的風險 。
美對華加征關稅政策今日正式生效,覆蓋商品范圍雖未明確,但市場對毛衣摩擦升級的擔憂仍存,出口依賴型行業(如半導體、光伏)或面臨階段性壓力 。
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及美聯儲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擾動市場情緒 。
財報季業績壓力:
4月中下旬為年報及一季報密集披露期,科技板塊需警惕估值與業績的“戴維斯雙殺”,尤其是高估值題材股 。
四、后市展望及操作建議
短期來看,市場在政策托底與科技主線驅動下有望維持震蕩上行,但需警惕外部風險與業績披露期的波動。建議關注:
政策確定性:軍工、半導體等自主可控領域;
超跌修復機會:消費電子、醫藥等業績邊際改善板塊;
防御性配置:低位低估值和消費板塊。
中長期視角,中國資本市場的“避風港”屬性逐步凸顯,逆周期政策加碼與經濟內生動力修復或推動市場進入新周期。投資者需保持理性,避免追漲殺跌,結合自身風險偏好動態調整倉位。
上證指數從3439.05點開始回落,一路震蕩下跌。受到外圍市場的影響之下,短期出現了加速的下探走勢,于4月7號在下方3040.69點出現了相對階段底部。而這個相對底部是否將成為當前排面的最低點,行情還需要反復的震蕩探底才能確認底部強有力的支撐。
畢竟指數從上方回落以來,下跌幅度超過了9%,大量的個股均出現了明顯的跌幅,短期快速的反彈是對超跌行情的修復,而不是行情的反轉。
在匯金公司、誠通公司等機構維穩資金入場的情況之下,以及在大量公司出臺回購計劃的出臺之后,今天的市場情緒就迎來了較為明顯的好轉。意味著我們的市場不缺資金,缺的是信心,而目前市場一直在給我們散戶投資者樹立信心,所以我們短期對指數要有一定的認識,短期很難再次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走勢。
另外,今天的港股走勢表現得也非常強勢。恒生指數盤中跌幅一度達到4.3左右,恒生科技指數盤中跌幅一度達到6%左右。截止發稿,兩大指數均已經翻紅,而且恒生科技指數盤中漲幅一度接近3%,意味著恒生科技指數當天上漲幅度高達9%左右,足以可見市場信心的回暖。
而且港股相對A股而言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畢竟港股和A股的關聯非常緊密,港股有一定的先行走勢,接下來的A股將大概率能夠繼續維持強勢反彈行情,重點需要關注市場的成交量,假如成交量能繼續維持在1.6萬億以上,反彈上行的空間就將繼續擴大。
所以,筆者認為接下來的行情,大概率能突破3200點重要指數關口,而能否繼續大幅度上行,需要看成交量是否能達到達到1.6萬億以上,畢竟上方存在大量的套牢盤,持續大幅度的上漲存在非常大的難度,沖高回落后反復震蕩,等待調整充分之后,行情將回歸正常走勢,然后再慢慢回補上方所有缺口位置!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