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筆法者得書法
——有感于當下隸書創作
■韓少輝
中國書協理事、
隸書委員會副主任
當代隸書發展總體呈現出健康、良性、向前的特征,表現為對傳統的理解和挖掘更加深入,各字體、書體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以及對碑刻“透過刀鋒看筆鋒”的解讀和認識都較前有所提升;取法更加多元,上自周秦,下至當代,所有隸書可借鑒的表現元素都有呈現。以上所述,為當代書法創新做好了表現手法上的準備。以全國第十三屆書法展覽隸書進京作品為例,大多數作品都有幾種書體、幾種字體的融合,而非單一的某家某派面目。包括幾件清隸作品,也是“清面碑底”,在學習何紹基、金農、鄧石如等清代名家的基礎上,要么融入漢隸,要么融入篆法,表現出雄強、沉厚、渾莽的氣象。總之,中國書協倡導的16字創作方針中的“植根傳統,鼓勵創新,多樣包容”12字,在當前的隸書創作中,得以充分踐行。
令人遺憾的是“藝文兼備”在作品中的表達還稍顯不足。靜穆、文氣、雅致、安詳的作品還不多,大多還停留在藝和技的層面,對書法之美的認識也存在許多偏差。把火氣誤解為力量,將霸氣誤認為雄強,以市井氣充當文氣,把俗氣認知為雅俗共賞,把死蛇之狀、蚯蚓之形認為是婉轉遒韌,把方頭齊尾如刀切斧削誤認為方筆,把平鋪直敘沒有任何筆勢起伏誤解為剛健,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放眼當下整個隸書領域,需要提升的地方還很多。從能見到的作品和作者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泥古不化型。 要求字字有出處,筆筆有來歷。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融匯,不敢嫁接,線條也如死蛇掛樹或柴火棍。這樣的作品與藝術無涉。
2.手法同一型。 即所謂的同質化書風。紙張顏色、質地、作品形式、章法、虛實處理、結字方法、用筆、用墨如出一轍,多人一面。這種現象是當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各種國展培訓班多如牛毛催生的結果。當然根源是作者沒有獨立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短時間杜絕此類現象幾無可能,只能要求評審的科學、客觀、公正,從展覽環節屏蔽、不給此類作品提供生存土壤,作者才會生成自我回避意識。事實上中國書協近幾年在抓拼接、染色和非紙張書寫環節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同質化問題遲早也需要通過評審得以解決。
3.繼承單一型。 這是書齡短的作者普遍存在的問題。處于集字階段,比較生澀,書寫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表現手法稚嫩,表達能力單一,只能勉強完成一件很初級的作品。此類作品盡管不能入展,但只要路子正,方法科學,未來可期。
4.經典復合型。 此類作品的作者書齡最少在5年以上,而且科班出身或經過社會上的培訓班或有名家指導,學過多種碑帖,有創作意識并具備了跨風格或跨字體融合、借鑒的能力。作品中或隱或顯地流露出所學范本的字形或字構元素,或有拼湊之嫌或略顯滯澀,但假以時日,必會水乳交融。
5.風格初具型。 這類作品出自書齡十年、二十年甚或更長的作者,有的已經成為全國名家或省里的領軍人物。他們不僅孜孜矻矻沉浸書法研究幾十年,而且有著很高的天賦和才情,對諸種字體、書體都有很深的研究和繼承,蜜蜂釀蜜般形成自己的創作語言,風格初具,辨識度很高。
韓少輝 隸書住山看云聯
但是,總體上看,當下的書法創作還是在外在形式、墨色和字形字構上糾纏。書法到底怎么表現?用什么表現?書法諸種要素中哪個才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表現要素?這是當代書法人急需解決的問題,否則只能是緣木求魚。趙孟頫說過一句千古名言: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內涵,就會在筆法和結字這兩個書法要素的著力和著意上,哪個應更為專注,哪個可以略為寬泛,有了科學的判斷。若論筆法,蔡邕也有過顛撲不破、高屋建瓴的認識,或曰真理:書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從藝或技的層面,兩人可謂道盡書法的全部。由此,縱覽書法古今,我得出的結論是:得筆法者得書法。沒有到位且風格獨特的筆法支撐,縱使你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學問家,也與書法無關,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筆法所演繹的線條之美,在于力強、氣厚、勢活、意富。從這個角度審視當下書法創作,任何的問題和不足都是表象,根本的病因是筆法之病。此病不除,奢談發展和創新那是枉然。
韓少輝 隸書吾宗中堂
中國書協16字方針中的“藝文兼備”,在當下書法界實現較為困難。因為作者中絕大多數是在為“名份”而寫,解決中國書協會員是他們“終生奮斗”的目標,有點“不見樓蘭終不還”的執著。所以拼技之路漫漫且朝乾夕惕,沒有多少時間“閑看書,看閑書”(林鵬先生語)。有朝一日,身份問題塵埃落定,有志者可能才會坐下來看看書,看看有用的書,藝文兼備的問題也就不期然而然地解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