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姜曼
“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4月9日即將發車!一路馳騁,帶你看遍山東的美景、嘗遍山東的美食,沿途將經過臨沂市。臨沂市區眾多博物館宛如知識寶庫,它們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社會教育及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體。馬上跟隨列車行進的腳步,開啟一場文化之旅吧。
臨沂作為書圣故里,來臨沂,怎么少得了王羲之故居?這里的碑刻,正等著懂它的人來讀。走進王羲之故居,尋訪一代書圣,感受曲水流觴的風雅,領略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那個被墨染黑的洗硯池已歷經千年,以墨為骨、以花為情、以煙火為韻腳,共書一卷活色書香的人間清歡。
在西邊不遠處就是臨沂孔廟。孔廟又稱文廟,是建于金代的古典建筑,也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臨沂孔廟這里舊時一直是州學、府學所在地,明清兩代均重修增建,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院內有大成殿、明倫堂、東西兩廡等建筑以及銀杏古樹2株,是魯東南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最大古建筑群。
如今的臨沂孔廟,既有博物館的文氣,又有旅游景點的人氣,還有老城區的煙火氣,成為一處集文物保護、參觀游覽、社會教育、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網紅”文博藝術空間。
說到臨沂悠久的歷史文化,當然不能錯過博物館之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在竹簡與文物之間,藏著臨沂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密碼。
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位于臨沂市蘭山區沂蒙路216號,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是我國第一座以漢墓竹簡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1972年4月,在銀雀山1、2號漢墓出土大量珍貴竹簡文物,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晏子》《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等典籍,其中《孫子兵法》與失傳千余年的《孫臏兵法》同時同墓出土,使自唐宋以來關于孫武、孫臏其人其書的論爭得以解決,海內外為之轟動。
銀雀山漢墓先后入選“二十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孫子兵法》竹簡入選《國家人文歷史》創刊號評選的“九大鎮國之寶”。為紀念這一重大考古發現,1989年10月遺址處建成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并對外開放。2021年9月,改造提升后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新館開放,新館設有“雀鳴天下”“武經冠冕”“兵家遺珍”“汗青墨書”“制勝之道”“鑒物知史”“回望銀雀”7個展廳,陳列展覽突出漢墓、竹簡、兵法三大主題,主要展示銀雀山漢墓遺址與考古成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兵書、簡牘文化、中華傳統兵學文化以及館藏精品文物等。
此外,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臨沂市博物館新晉文旅“頂流”,館藏文物3萬余件,常年陳列有“石鉞”“玉鏟”“蛋殼黑陶”“鏤空高柄杯”“白陶雙層口”“金鏤玉衣”“漢畫像石”等諸多重要文物,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來這里,與生動文物“交流對話”,探秘臨沂的“前世今生”。
在臨沂,想要探尋更多關于這座城市的深厚底蘊,腳步不自覺便邁向了下一段文化旅程。臨沂市區眾多博物館宛如知識寶庫,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社會教育及文化交流等多元功能于一體,踏入館內,開啟一段難忘的文化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