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川西壩子,金黃的油菜花海隨風搖曳。近日,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的同學們走出校園,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之旅。這場以“春野拾真味,詩館續文脈”為主題的研學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拓展,更是一場文明的接力,讓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在泥土與文脈間悄然延展。
自然課堂里的詩意棲居
清晨的陽光灑在油菜花田上,七年級的同學們化身“自然研究員”,開啟了一場與春天的對話。活動相關負責人談到,“我們特意選擇在這個季節開展研學,就是要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在油菜花田里,同學們俯身觀察花瓣的形態結構,用放大鏡研究花蕊的微觀世界。“風過花浪涌,蝶舞畫中游”,學生即興創作的詩句,引得同伴嘖嘖稱贊。
非遺課堂上,竹篾蝴蝶制作讓同學們驚嘆不已。在老師的指引下,孩子們穿越昆蟲世界的秘境,竹篾為骨,絲絹作翼,讓瀕臨失傳的蝴蝶工藝在掌心重生。當指尖蝶翼輕顫,傳統文化正以青春姿態翩然起飛。
歷史長廊中的文化傳承
與此同時,八年級的同學們正在大邑縣李育滋公館開啟一場時空穿越之旅。這座始建于民國的老宅院,如今成為同學們學習歷史的生動課堂。
“快看!這個雕花門廊上的圖案都有特殊含義。”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細細品味著建筑中的文化密碼。
最讓同學們興奮的是六大沉浸式闖關任務。在竹編體驗區,非遺大師現場教學,同學們用靈巧的雙手將青竹薄片編織成烏篷船。
詩詞飛花令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同學們抽取詩牌盲盒,即興對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朗朗詩聲在古宅中回蕩。
田間地頭的實踐活動同樣引人入勝。同學們跟著老農學習翻土、播種,體驗農耕的艱辛與樂趣。“原來我們吃的蔬菜是這樣種出來的!”雞公車拉力賽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同學們在田間賽道你追我趕,歡笑聲此起彼伏。
研學之旅在時空交錯處寫下教育的注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古訓正煥發新生。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期望石室聯中學子在自然與歷史的雙螺旋中,長成既能以草木為友、亦能以詩心筑夢的棟梁——讓五千年文明的血脈,在春風里永遠滾燙。(圖/文 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