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特朗普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必然引發“全球反彈”,但沒有想到也有不少國家選擇“放棄抵抗”,其中就包括印度這樣的大國,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印度不抵抗也就罷了,居然還狠狠捅中國一刀。據觀察者網4月9日的報道,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部長皮尤什·戈亞爾近日表示,特朗普挑起關稅戰是一件大好事,“有利于供應鏈公平”,尤其“利好印度”,“我們擁有千載難逢的機會”。
戈亞爾之所以對特朗普引發的“全球關稅戰”表示歡迎,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相對中國而言,印度受到的影響很小。戈亞爾表示,印度是一個“不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其國內私人消費占到GDP的58.6%,遠高于中國的36.5%,因此印度依靠“巨大的國內需求”就能保持經濟的增長。所以,同樣是遭遇美國的“關稅戰”,但印度相對“舒服得多”,更何況,中國承受的關稅還“遠高于”印度。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此次“關稅戰”,讓印度看到了“取代”中國的機會。《印度時報》就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于印度來說是一個“機遇”;印度經濟學家薩布納維斯則表示,印度承受的關稅低于別國,“我們可以擴大規模并替代這些國家的出口”。早在去年12月,路透社就報道稱,印度有意在特朗普升級中美貿易爭端時,成為“中國的替代品”,取代中國向美國大規模出口商品。
所以,特朗普挑起全球關稅戰,尤其是對華加征關稅高達104%,印度是“極度興奮”的,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取代中國“千載難逢”的機會。原因很簡單,美國對華加征高額關稅,勢必導致國內商品價格普漲,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美國急需進口大量消費品,而低廉的人工成本和相對較低的關稅稅率,使得印度成為美國用來“取代中國”的重要替代品,更何況,莫迪還承諾“進口更多美國商品”。
在這輪交換中,印度不僅可以賺到不菲的外匯,而且還能獲得夢寐以求的“產業鏈”,是印度“工業化”、“現代化”的重大機遇,新德里為此感到興奮,的確有其道理。為了討好特朗普,印度除了“放棄抵抗”、“降低對美關稅”外,還公然拉偏架,聲稱這輪關稅戰的責任在于中國,戈亞爾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的動蕩,都是因為“25年前中國加入了WTO”,是因為中國長期的“不公平貿易”。
可以說,為了“取代中國”獲得美國的巨額訂單,印度可謂費盡心機,然而,印度真的能夠代替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應該說,不太可能。
想當世界工廠,你必須掌握一定的核心技術,否則你就只是“世界組裝廠”。那么印度的工業是什么水平呢?這么說吧,搞工業得需要能源吧,印度最大的火電廠,就是中國幫建的;搞工業需要鋼鐵吧,印度最大的高爐也是中國建的。咱們只是建廠,沒轉讓技術,印度也沒有能力仿制,需要維護保養時,設備零部件什么的,還要從中國進口。這些基礎工業的設備都受制于人,你想建多少“世界組裝廠”,是你自己說的算的嗎?越南現在就是“世界組裝廠”,結果電力不足時,不是還得從中國買電?
所以,印度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別說當“世界組裝廠”了,就是當“世界組裝廠”,你有東南亞人勤勞嗎?所以印度想利用美國這波全球加稅,取代中國的位置,基本就是癡心妄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