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0年,楊靖宇犧牲。誰料一夜之間,東北抗聯變了——政委們沖鋒陷陣,打得敵人抱頭鼠竄,日偽軍甚至哀嘆:“他們瘋了!”
到底是誰瘋了?是那群從政工隊變成“爆破隊”的“政治指導員”們。今天咱就說說,這幫人是怎么拿命跟敵人斗爭到底的!
楊靖宇一走,敵人才發現,真正的“瘋子”還在后面
1940年2月23日,一場大雪覆蓋了長白山脈,松花江畔寒風凜冽,白山黑水之間,楊靖宇——這位讓日偽軍頭疼到睡不著覺的“南楊”,終究孤身戰死于濛江縣三道崴子。
他死時,彈盡糧絕,腹中沒有一粒米,只有草根樹皮和棉絮。敵人剖開他的胃后集體沉默,隨后在報告中寫道:“此人非人也,乃神也。”
可敵人還來不及松口氣,真正的“暴風雨”,才剛剛拉開序幕。
1935年,曹亞范被任命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第2團政委,駐扎安圖車廠子抗日游擊根據地。
那時候他就是個“狠茬子”。部隊穿越敦化、蛟河一帶,僅半年,就打了不下三十場仗,敵人被打得六神無主,連夜調兵增援。
等到了1936年3月的迷魂陣會議,情況更猛了。曹亞范被升為東北抗日聯軍第2軍第3師政委,與金日成搭檔,一人指揮,一人沖鋒,組合默契得像“槍和子彈”。
他們率3師南下撫松縣,接連發起十余次突襲,從東崗到老嶺,從小湯河打到西崗屯,僅在一個月內繳獲槍械80余支,俘虜敵軍60余人,火燒警察所、炸毀碉堡、擊斃敵軍逾百人。
1937年初,曹亞范升任抗聯第1軍第2師師長,戰場范圍擴大到臨江、長白、撫順、濛江等地。
這一年4月,他親率部隊偷襲日本憲兵隊,繳槍20余支;3月下旬,在長白縣間三峰伏擊戰中,與第4、第6師聯手,打得敵人落荒而逃。
楊靖宇犧牲后,他的這位親密戰友火力全開,堪比“人形沖鋒槍”。日偽軍在戰報中多次標注:“此人疑似楊靖宇余黨,極其危險,遇之當避?!?/p>
在東北,活躍著一支名叫“長島工作班”的日寇,楊靖宇的犧牲與他們有著直接的關聯:他們策動了抗聯的一個高級指揮人員投敵,從而導致包括楊靖宇在內的戰士們行動暴露。
1940年3月6日,曹亞范在濛江給這支敵軍狠狠一個重擊,11名日寇在此戰中傷亡并丟下大量槍支、糧食等物資。
而曹亞范僅用半年,就讓撫松、長白一帶成為“無人敢駐”的地帶,敵人一聽“3師”、“曹政委”這幾個詞,轉頭就跑,整個東滿都風聲鶴唳。
魏拯民不是武將,卻把敵人打成了“靈異事件”主角
東北這塊地方,從來不缺英雄。但說起會打仗又能指揮的“政委”,魏拯民絕對是另一個高峰。
魏拯民,1909年生于山西屯留。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奉黨之命奔赴東北,隨后潛入哈爾濱,以“魏明勝”“李新良”等十多個化名,組織工人、發展黨員,搞地下抗日運動,硬是在日偽眼皮底下干了三年。
1934年冬,他接管東滿特委,主政延邊。此地是朝鮮族聚居區,也是敵人反復“重點關照”的地方。
魏拯民一來就“踢翻棋盤”:整頓組織、整合部隊、擴大游擊區域,并組建第一路軍政治部,統一領導口徑。
他的“挖潛力+反情報”一把抓,僅1935年下半年,就將敵人的特務組織“民生團”瓦解過半,三次反攻中殲敵百余人。
敵人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鬼影魏”,對此,他十分坦然。1936年起,魏拯民升任抗聯第一路軍副總司令、政治部主任,協同南北兩線推進。
他主張“打得狠、撤得快”,帶著部隊在東滿深山密林中周旋,每次出擊都有“靈異效果”——夜襲兩次全勝、敵哨兵連連“神隱”、崗樓凌晨自燃……
不是鬼,是魏政委的“土辦法+巧布局”。
1937年底至1939年,他與曹亞范頻繁配合,南撫松、北延邊、西洮兒河、東圖們江,逐步形成“抗聯四角”。
尤其是1938年冬,魏拯民部署的一次誘敵行動,誘敵偽軍進入密林,全殲32人,無一生還,繳槍48支,補給糧食足夠兩營用兩周。
魏拯民有一句口頭禪:“兵不能多,仗不能輸?!彼麍詻Q反對大兵團硬拼,主張游擊靈活穿插。這策略后來被稱為“松花江戰法”。
可惜,1941年3月,魏拯民積勞成疾,病逝于樺甸牡丹嶺密營,年僅32歲。敵軍探知后,在報告里寫下了一句話:“此人死矣,我軍夜無夢魘?!?/p>
敵人以為主帥死了就結束,結果只是開胃菜剛撤
曹亞范和魏拯民很早就在一起并肩戰斗了。
1937年春,整個抗聯陸續完成再編。第1軍、第2軍、第3軍系統重建,曹亞范改任第1軍2師師長,帶隊南征北戰;魏拯民轉為總政委,協調多線作戰。
兩人一個帶槍,一個背電臺,“一文一武”,將東北攪成一鍋沸水。
就在1938年6月,一場關鍵戰斗打響。地點:臨江縣八道溝;時間:凌晨4點;我軍參戰部隊:第1軍第2師與第3軍聯隊。
敵方兵力:偽軍兩個中隊、日軍憲兵隊共計180余人。結果:敵傷亡72人,丟棄輕重武器近百件,被我軍占領制高點后,連夜棄陣逃逸。
這是 “抗聯報仇計劃”的標志性戰例。敵人后來干脆不再寫戰損,只在內部公文中記錄:“該地區敵襲頻繁,勸勿駐守”。
而曹亞范在1939年主動發動西崗營地突襲,僅用三小時端掉敵人糧庫,繳獲了足夠1個團吃兩個月的罐頭、軍靴、彈藥。
“政委”這倆字,再也不是什么“喊口號”的了,而是“手握生死權”的代名詞。
楊靖宇的死,沒讓抗聯熄火,反而成了點燃整個東北抗日怒焰的火種。“打瘋了”的不是他們,而是“憤怒點滿值的人民武裝”。
參考資料:
“打瘋了”的曹亞范.新長征.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