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廣州市政務服務條例》(下稱《條例》)新聞通氣會。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蔣晉介紹,《條例》共24條,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對政務服務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全鏈條的詳細規定,實行工作日預約延時服務、周末節假日錯時應急服務、排隊等候時間可預查預判等。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營商環境得到制度性改善,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哪里辦?
“一門辦理”“一窗辦理”
《條例》明確政務服務的辦理渠道和途徑。一方面是政務服務事項“一門辦理”,要求政務服務事項“應進盡進”,除因場地限制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并經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同意外,均進駐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原則規定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戶籍管理等群眾經常辦理且基層能有效承接的政務服務事項。
另一方面是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理”。規定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便民服務中心應當設置綜合窗口統一受理政務服務事項,統一反饋辦理結果。
如何便民?
縮減等候時間,明確急事急辦
《條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務體驗。
一是縮減等候時間。政務服務場所即時提供排隊辦理進度情況,供申請人查看、預判。明確當辦理事項超過合理時間或者排隊人數過多時,政務服務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查明原因,督促改進。
二是明確適老化、適殘化要求。規定推進適老化和適殘化改造等無障礙建設,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
三是優化預約、延時服務。要求政務服務管理部門提供24小時線上預約服務,同時保留政務服務場所現場取號服務,并根據服務對象實際需要提供工作日延時服務。
四是明確急事急辦服務。規定相關單位通過周末、節假日錯時服務等方式提供急事急辦服務渠道,并最大限度壓縮辦理時間。
五是提出集成辦、跨域辦、限時辦。要求編制關聯事項清單,制定公布集成辦的操作規程和辦事指南,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梳理和公布全市通辦、跨域通辦事項清單,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實現全市通辦、跨域通辦、跨境通辦;要求限時辦結,明確受理單位一次性告知等義務。
六是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對未能一次性告知、不接收申請材料或者未按時辦結的情形,申請人可以到“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訴求;“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應當受理、轉辦、督辦并及時反饋辦理情況。
七是強化數字賦能,持續精簡申請材料、簡化辦事流程、減少到現場次數。
如何利企?
提供精準化、個性化衍生服務
《條例》要求政府及有關部門整合政務服務、社會服務和市場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衍生服務。要求集中公布惠企利民政策,提供查詢、咨詢以及主動精準推送等服務。將政策兌現事項納入全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辦理,主動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主體,實現部分優惠政策免申即享;編制政策兌現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明確政策兌現的條件、程序和時限,精簡申報材料,實現優惠政策一次申報。
怎么落實?
內部監管、公眾監督和人大監督
《條例》從內部監管、公眾監督和人大監督三個維度進行規范。一方面要求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加強對辦事指南的審核監管。另一方面明確公眾可以通過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多種渠道,提出咨詢、投訴和評價意見。此外,還規定了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詢問、組織代表視察、滿意度測評等多種人大監督方式。
來源:南方+(記者:周甫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