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恰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清帝國終于在浩蕩七十年的風雨飄搖中,走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對于這段晚清歷史,學者和暢銷書作者們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成果也蔚為大觀。
如何從新視角切入這段泛濫成災的歷史書寫,對任何研究者而言都是一大挑戰。
青年學者張守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在前期研究晚清四大名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晚清史寫作,創作出這部以“大清衰亡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為主要內容的大部頭歷史專著。
全書原創地提出了中國早期現代化的三波浪潮說,立意新穎,史料詳實,論證充分,對于晚清史的傳統書寫作品而言,這部書確實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耳目一新,新在何處呢?
我理解,其一新在拋出了早期現代化“三波浪潮說”。這種說法我還是頭一回見,作者大膽使用早期現代化這把“尺子”度量晚清七十年,這一度量刻度精準,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正是因為有三波浪潮為綱,八個重大歷史事件為目,所以才能做到綱舉目張,三梁八柱立起全書的框架結構。
三波浪潮各有關鍵詞,分別是衰世、變法和新生,其對應的歷史事件為鴉片戰爭、維新變法、辛亥革命。
三大部分,八個章節,晚清七十年浩蕩史被梳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其二,新在“舊瓶裝新酒”。全書以知識分子精英階層的故事入晚清這個舊瓶,這些知識分子精英們的故事又側重于在經世致用層面上的救亡圖存。
從這些暗潮洶涌中,可見當時的有識之士在萬馬齊喑究可哀的“鐵皮屋”中是何等的無奈與悲哀。
毫無疑問,他們或主動或被動參與到追求早期現代化的浪潮中,無論成功與否,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放眼看世界的弄潮兒。
其三,新在主角悉數登場。如果我們將這三波浪潮看作三幕舞臺劇,那么每幕劇的主角們都按照戲劇情節粉墨登場,將他們最高光又精彩的時刻表現的恰到好處。
可以說,看完這部書,晚清七十年歷史中最驚心動魄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歷史事件也就全盤掌握了。
晚清七十年歷史中最牛逼的、最憋屈的、最惡心人的、最哀其不幸的大佬們,都會來到你面前向你訴說他們的憤怒、憂愁、哀傷與無奈。
晚清七十年,早期現代化的三波浪潮浩蕩而來,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本文來自豆瓣用戶清風漫讀,感謝作者授權,歡迎大家加入本書讀者群
濤哥俺新書《浩蕩七十年:大清衰亡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日前出版,這是第一本全面立體真實書寫中國早期現代化、以人物為脈絡的中國近現代史的著作。本書內容嚴謹史料豐富,論證充分文史融合,觀點獨特語言生動,眾多名家推薦,注重突出經世致用、大變局、現代化,有較強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入選當當中國歷史好評榜、熱賣榜(點下方圖片即可在當當購買):
最新熱文推薦:
觀文化萬象,聽時代濤聲
有思想、有態度、有品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