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旅游地一商貿有限公司偷稅案件被查處,涉案金額達305萬元,引來熱議。生意紅火的企業,為何因數據異常被“盯上”?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一:數據預警
該商貿公司坐擁古城核心繁華地帶,日均客流量火爆且穩定,但申報稅務卻遠低于同行水平,是銷售成交收入太低還是另有原因?這一矛盾現象引起了稅局相關部門關注。
二:真實情況浮出水面
實地走訪發現,收款碼、POS機綁定為員工私人賬戶。資金流向與企業申報收入脫節,申報數據不足實際經營規模的20%!
“一址多照”虛設9家分公司。除了使用員工收款碼進行銷售額隱匿,該公司設立9家無經營場所和無經營能力的分公司,拆分經營,繼續分化銷售收入。將一般納稅人核算主體變為多個小規模納稅人核算分公司,違規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減免政策。
通過檢查,該公司利用以上方式少交305萬稅款。最終認清法理,承認事實,主動配合接受處罰,認繳稅款,滯納金,處罰款共計490萬。
三:合規指南
1、拒絕“轉空子”:
隨著金稅四期的推進,“金稅系統+區塊鏈+多部門數據共享”的全鏈條環節監控,實施監督個人賬戶收款、虛開發票等違規行為。
2、依法依規享受政策:
小規模納稅人、高新技術企業等稅收政策,需要滿足真實的經營條件。不要妄想通過惡意拆分經營收入、空殼公司等手段騙取。
3、誠信經營,做長久企業:
違規操作,既要面臨處罰,又損害自身的商譽,損失客戶的信任。誠信納稅,才是企業長青的“通行證”
合規不是成本負擔,而是使得萬年船的核心競爭力。如需了解更多稅收政策,可后臺滴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