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評善導 杏壇爭鳴
——2025年春季學期“文軒教育杯”講評課教學研討活動 理科組
4月9日,綿陽普明中學以“精準施策提質量,融合創新促成長”為主題,舉辦第五屆“文軒教育杯”理科組講評課教學研討活動。活動通過“課堂展示+評委點評”雙環節,六位教師同臺競技,展現理性思辨與教育智慧交融的學術盛宴。
課堂實錄:精準施策,亮點紛呈
生物組的王老師以思維導圖串聯知識點,將作業分為基礎類、實驗類、綜合類三類題型分層講評:基礎題:學生自主翻書尋答案,強化記憶;實驗題:小組代表講解,配合加分激勵;綜合題: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教師提煉模型。課堂穿插錯題分析環節,通過變式訓練鞏固易錯點。
數學組的高老師首先對試卷和學情進行了分析,給出了周測卷的細目表,班級成績等級分布情況,并對優分段和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了口頭表揚。高老師將周測卷的題目分為了基礎和要點兩個部分,每個部分的講解均采用了“蘇派”的課堂模式,經歷獨學到合學再到領學的過程,先小組討論,再學生代表講解,最后教師點評。
物理組的楊老師首先進行了習題反饋,給出了每道題的細目表及錯誤率,并帶領學生對已學知識點進行復習,并分析出解題策略就是構建模型。并借用phet實驗室,先讓學生直觀感知雙星運動情況,引導建立模型,再解決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變式訓練。
地理組的李老師借助“工業區位云譜”的快板展示,內容既包含了知識點,也涵蓋了解題技巧,用有趣的方式,喚起學生的記憶。接著,李老師進行了學情分析,對每個題所考察的知識點、能力、素養及正確率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小組討論、學生講解、學生補充、教師升華。李老師展示了個別學生的答案,讓學生進行現場打分,并采用deepseek進行評分,分析給分理由,在此過程中滲透規范答題的重要性。
數學組的冉老師用一首詩歌引入,接著展示了規范的答題卡,并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點,給出題目的細目表。講解題目時,先讀題分析思路,再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轉化,將雙變量問題轉化為單變量問題,降低難度,并給出一題多解。解答后,給出部分學生的錯誤做法,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加深理解。最后,引進AI智能體——“峰哥二號”對習題進行總結,給學生時間梳理。
化學組的詹老師以游戲熱身,采用“學生講評—生生互評—教師點撥”模式:陷阱預警:提前標注易錯點,防患未然;互動性強:學生爭相補充解題思路。
賽后,綿陽市教科所高中數學教研員李長江以“講評課優化策略與實踐”為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李老師從講評課教師遇到的困境、講評課的意義、如何優化、講評課的主要內容、五步講評法以及進階要求等六個維度展開。尤其是“五步講評法”,簡直是給在座的老師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論,五步分為診斷、聚焦、點評、講練、課后練習。前后連貫,內容扎實,并且結合課后練習,落實到位。李老師也同樣指出,一節好的講評課,最為關鍵的在于,教師要認真備課,內容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過程應設置有激勵和拓展,信息技術應更加豐富多樣,最好能與時俱進,AI賦能。
講評課不是簡單的“答案校對”,而是診斷學情、重塑認知的黃金窗口。當教師化身“思維教練”,學生開啟“錯題銀行”,課堂便成為知識增值的孵化器。這場理科講評課研討,不僅是對教學技藝的打磨,更是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深情告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