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在國內上映的NT Live(英國“國家劇院現場”)電影《初步舉證》,在28天內票房突破3500萬,遠超最初預測的一千多萬,可以說正式打開了NT Live電影引進的序幕。
從近兩年的電影市場來看,類似于NT Live的舞臺紀錄電影,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以及市場的認可度,的確呈現出增長之勢。依托于明星光環的演唱會大電影《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皇后樂隊蒙特利爾現場演唱會》,由熱門舞臺作品改編的《只此青綠》等,頻頻登上影院,豐富了中國電影市場,也收獲觀眾認可。
舞臺紀錄電影體量不大,卻持續能取得可圈可點的成績,這對于高投入高風險的電影行業而言,也許是樁“小而美”的生意。
舞臺紀錄電影有何優勢?
舞臺紀錄電影近年來在中國電影市場逐漸嶄露頭角,雖然整體市場規模仍較小,但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受眾需求為其贏得了發展空間。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回演唱會》票房破億,《張杰曜北斗巡回演唱會》票房超過4600萬,《只此青綠》則有著接近5200萬的票房成績,在票房和口碑上均有不錯表現。 這些舞臺紀錄電影主要通過IP和明星效應帶動觀眾入場。比起受眾有限、一票難求的舞臺現場,依托大銀幕的視聽優勢的舞臺紀錄電影,讓粉絲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得不錯的視聽體驗。這類影片的受眾雖相對小眾,但黏性較高,形成了穩定的市場基礎。
而《初步舉證》的優勢,首先在于影片依托于已經過市場驗證的成熟作品。《初步舉證》是由澳大利亞劇作家蘇西·米勒創作的舞臺劇,講述了平民女律師泰莎,從一名辯護律師轉變為性侵受害者,并在司法系統中尋求正義的故事。舞臺劇2019年在悉尼進行了首演,后在世界各地推出多個版本。在2022年,由賈斯汀·馬丁導演,朱迪·科默主演的版本在英國倫敦西區的哈羅德·品特劇場首演,并以NT Live的形式被錄制為影片。
在這一109分鐘的版本中,朱迪通過高密度的臺詞輸出和極具感染力的肢體表達,將主人公泰莎從自信到崩潰、從絕望到重生的心路歷程演繹得淋漓盡致,2022年首演后就斬獲奧利弗獎、托尼獎等國際戲劇獎項;NT Live版本也陸續在全球院線放映,經過兩年時間的口碑發酵,已積累了一定受眾。影片此前在國內進行小規模的劇場放映時,也基本上場場滿座,豆瓣的評分已高達9.6。可以說,在公映之前,綜合口碑與市場,《初步舉證》就呈現出著不錯的潛力。
其次,當下正值女性聲音越發被重視的時代,《初步舉證》的引進及在三八婦女節之際上映,順應女性主義的浪潮將其聲量放得更大。由專業攝制組以多機位現場錄制的NT Live版本,包含大量近景特寫鏡頭,為觀眾提供了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觀眾跟隨女主角泰莎的視角,進行了一場關于女性遭遇與抗爭的深度探索,并在觀影后自發在各大社交平臺進行分享。在影迷的帶動下,許多此前對舞臺劇、獨角戲不熟悉的觀眾,也選擇走進影院觀影。
不論是《初步舉證》此前的口碑,今年3月女性電影的集中上映,還是片方對準女性群體的宣發精準,觀眾的“自來水”發酵,都共同助力《初步舉證》產生破圈效應,收獲超出預期的票房成績。
電影院放映的影片類型以劇情長片為主,此類影片的受眾增長近年呈現頹勢。要保持影院的活力,可以通過放映更加多元的作品,帶動其它圈層的群體進入。舞臺紀錄電影于中當下的國電影市場是很好的補充,這一類型的興起,也顯示出如今電影市場的部分影迷,已經開始追求更垂直、更個性化的內容。
垂直圈層作品的大眾觀影門檻
《初步舉證》取得優秀票房的同時,也折射出舞臺紀錄電影受眾的局限性問題。影片上映期間,網上曾流傳出一則視頻,內容是一位觀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票進場,卻對影片獨角戲的舞臺形式無法接受,前往影院前臺要求退票。
電影院依托全國發行的優勢,能夠讓原本面向小眾的舞臺作品能夠得到更廣泛的傳播,但舞臺作品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垂直圈層屬性,使其在面對大眾市場時,不可避免地存在破圈難題。
在舞臺紀錄電影之前,電影市場上有不少話劇、舞臺劇改編電影的嘗試,例如《窗前明月,咣!》《日不落酒店》《你好,瘋子!》等,被視為一種較為穩妥的藝術媒介轉換方式。但原本備受好評的舞臺劇作品,大多因為敘事語法與改編策略的問題,在改編成電影后反而口碑下滑,市場反饋不佳。
例如《窗前明月,咣!》改編自英國舞臺劇《Out of Order》,原劇因一具窗戶上的尸體造成了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通過場面調度制造角色之間的重重誤會,帶來富有層次的戲劇沖突、生動的人物刻畫和深刻的主題探討,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窗前明月,咣!》在本土化過程中卻去其精華,將其改編為一出雜糅各種形式只為堆砌笑點的鬧劇,被觀眾吐槽為劇情邏輯混亂、笑點生硬。
相比之下,舞臺紀錄電影直接將舞臺作品搬上大熒幕,同樣無法避免受眾局限性。2024年6月18日上映的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將20世紀50年代的同名電影化為舞蹈敘事的方式搬上舞臺,但給人以剪輯粗糙、敘事割裂的觀感,尤其是對于沒看過1958年老電影或舞劇現場的觀眾而言,焦點混亂、主次不清,票房僅有223.6萬。
2024年8月30日上映的越劇《新龍門客棧》舞臺紀錄電影,以同名電影為藍本,演繹了一段發生于明朝中葉,在邊關沙漠龍門客棧內的武俠故事。在明星演員陳麗君、李云霄的加持下,《新龍門客棧》取得了614.4萬的票房,已是近年國產舞臺劇電影中最佳。
此次《初步舉證》取得3500萬的票房,是跨越量級的提升,但細究其受眾分布會發現,也集中在話劇、音樂劇演出消費更為強勁的地域。數據顯示,《初步舉證》的票房主要來自一、二線城市,占比超過80%,其中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就占據將近40%的票房。而那些在影院高喊“退票”的觀眾,顯然并非舞臺劇、獨角戲的主要受眾。
受眾的圈層性和地域文化消費的差異性,使得舞臺紀錄電影從最初的宣傳上精準抵達受眾群體十分必要。在此前提下,通過對影片優質的內容品質、涉及的社會議題、所獲得的獎項提名進行宣傳營銷,有助于其擴大觀眾群體。但即便是破圈,也更多是接納部分對舞臺劇有一定興趣的受眾和對特定議題有關注的受眾,舞臺紀錄電影很難真正成為大眾爆款。
此前舞臺紀錄電影這類小眾影片,在國內多采用分線發行或藝術院線發行的形式,此次《初步舉證》進行全國大規模發行,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影片的成功也使各方對舞臺紀錄電影的引進發行產生了更大的信心。以NT Live為代表的劇院高清影像形式,在國內外有著許多高質量作品儲備,包括環球莎士比亞劇團、英國皇家歌劇院、英國西區的商業劇團等也都有高清放映的作品。如果后續持續有優秀的作品引進,能為市場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優質內容,也可能改變受眾觀念,使其持續為此類影片買單。
盡管目前尚未成為市場主流,但舞臺紀錄電影憑借藝術性、紀實性和稀缺性,正逐漸成為細分市場的亮點。通過題材多元化、精準營銷與受眾培養等方式,這一“小而美”的類型未來有望釋放出更大的市場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