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胃,像拔掉毛的雞皮一樣!”
看到自己的胃鏡檢查報告,小周一時說不出話來。
小周是個妥妥的95后,雖然年齡不大,卻是個“老胃病”了。“從十幾歲開始就痛了,當時去醫院說是胃炎吃點藥就好了,后來反復胃痛,吃藥也沒效果,才想來醫院看看。”
醫生檢查后告訴她,她不僅患有雞皮樣胃,幽門螺桿菌指標更是比普通人超標10倍!而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好在發現得及時,正規治療后1-2年,胃壁就可以恢復如初。”
很多年輕人的胃已經垮了
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13億中國人,腸胃疾病患者(包括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占了有1.2億,而且患病人群的平均年齡也越來越年輕。跟30年前的數據相比,19-35歲的年輕人發生胃癌的幾率足足上漲了1倍,而35歲以下的年輕人發生患胃癌的比例占據病患總數的6%-11%。
這些數據的上升,一再提醒我們,要對胃病引起重視,不然很可能引發胃癌,胃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危及生命。
如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加之飲食不規律,如今慢性胃炎正在明顯向年輕人傾斜。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擔心:胃炎會不會癌變?從胃炎發展到胃癌有多遠?
胃炎離胃癌有多遠?一種胃炎是癌前病變
從最開始胃炎想要演變到最后的胃癌,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一般需要經過4步:
淺表性胃炎:屬于炎癥的一種,多只發生在胃粘膜的表層,癥狀多數都比較輕微,和胃癌關聯不大。
萎縮性胃炎:屬于癌前病變,這種情況說明胃粘膜腺體已經減少、萎縮,患者可出現明顯的胃痛、胃脹等表現,要是合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及時清除,并定期復查。
腸上皮化生: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化生,一般上皮分化比較好的多少良性胃病引起,如慢性胃炎,如上皮分化差,在腸型胃癌旁黏膜中檢出率比較高,和胃癌關系緊密。
異型增生:上皮化生如果沒有及時解決,就會進展到這一步,可分為低級別和高級別異型增生,后者發生癌變的幾率為60%-85%,需及時在胃鏡下進行治療。
胃癌就是最終結果了,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可以在這4步都及時做好防患工作,同時積極治療一些腸胃疾病,那么,多半也不會走到胃癌這一步。
而說到胃癌,不得不提到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高危因素
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陳燁介紹:幽門螺桿菌主要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所以在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可嚴重損害胃粘膜,根據世衛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50%的病例都與幽門螺旋桿菌長期持續感染有關,是導致我國胃癌的主要病因,其致胃癌作用遠遠超過飲食習慣、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
幽門旋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是無感染者的2-3倍都不止。
而現在的研究證實,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達39%,而且根除越早收益越大。
所以,一旦被查出幽門螺旋桿菌,要及時根據自身情況定制解決方案,如吃藥,或者進行清除幽門螺旋桿菌。
飲食結構不合理,生活差,經常性的熬夜,外邪入侵,陰陽失調,膽囊收縮機能減弱,膽汁減少,食物停留過久,刺激胃酸分 泌較多,產生脹氣也會較多,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來,氣往上行,出現如題所述,根之本在膽,抽點時間到附近鄉郊采點樹 栄苦菜,煮點苦菜湯,趁熱吃,產地蘇北灌南一帶,紅糖煮好后放入,煮的時候不要加,產地灌南,去除枯葉,平時食東西 清淡些少油,晚上早點休息。
現在知道為什么出現這個癥狀的原因了吧,知道了其中的“貓膩”,應該積極應對才是,而不是聽之任之了,這些其實是一個整體,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膽囊,有時間到農村去挖一些灌南苦菜,回來燒湯喝,原產地連云港灌南,葉子背面有白色絮狀物,平時的飲食方面清淡一些,少吃些生冷油炸的東西,晚上盡量不要熬夜,早點休息。
注意:根除幽門螺桿菌要規范
目前臨床上針對幽門螺桿菌根治治療最常用的用藥方案有三聯、四聯方案。前者由于藥物的耐藥性等原因,清除率已遠低于80%,所以以強效抑酸PPI為基礎的四聯用藥方案(四聯療法是:質子泵抑制劑(PPI)+兩種抗生素+鉍劑)更受醫生們歡迎,根除率可以達到9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藥物治療方案后,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完成療程,一般情況至少需要堅持服藥10~14天,短了可能達不到效果,長了可能引起其它問題。
·為什么有些人會根除失敗?
導致Hp產生耐藥的原因主要有3點:一是濫用抗生素;二是治療方案不規范,包括不合理聯合用藥以及不按療程全程用藥、不定時服藥、私自減少藥量等;三是根除適應癥掌握不嚴。
對于第一次殺菌沒有成功的患者,要調整治療方案進行二次根除,具體方案因人而異。
·根除成功后,如何防止再次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有很強的傳染力,可通過手、不潔食物、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平時一定要注意衛生,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定期給碗筷廚具消毒;吃飯的時候,實行分餐制,最好不要互相夾菜;如在外就餐,最好選擇衛生環境好的就餐環境并自帶碗筷,以免細菌傳染;盡量避免吃生食,喝生水;家里如果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要注意餐具等分開,避免傳染;注意口腔衛生,最好3個月換一次牙刷;不要口對口給孩子喂飯,以免將細菌傳染給抵抗力較為薄弱的孩子。
只有這些方面都盡量去注意,才能夠有效減少重復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總結:胃癌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患,而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多種胃病,包括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一旦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后,要及時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爭取最大化降低它帶來的傷害。
參考資料:[1]《又一歌手確診患癌 胃炎離胃癌有多遠》.金陵晚報.2019-12-12[2]《第一批90后的胃已經垮了!90后的胃到底經歷了什么?》.健康時報微信.2017-11-22[3]《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可降低四成胃癌發生率》.羊城晚報 .2015-04-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