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記者 覃霞)4月11日報道 春日的成都平原生機盎然,成都市金堂縣趙家鎮蓮墩社區金色春谷的350余畝黃花風鈴木伴隨暖陽盛放,金燦燦的花朵綴滿枝頭,宛如搖曳的風鈴。這片“金色花海”不僅吸引著成都及周邊游客駐足,更成為撬動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的“金鑰匙”。
一樹金黃一產業:黃花風鈴木的生態與經濟價值
黃花風鈴木,又名黃鐘木,因其“先花后葉、四季分明”的特點被譽為“四季信使”。春季滿樹金黃不見葉,夏季綠葉成蔭,秋季碩果垂枝,冬季枝干遒勁,四季皆可成景,是觀賞性和生態價值兼備的優良樹種。
趙家鎮蓮墩社區金色春谷園區連片栽種黃花風鈴木4萬余株,間種二月蘭、月季、木繡球、玫瑰等花卉,每年3月底至4月,各色花卉與黃花風鈴木相映成趣,為游客提供多層次的賞花體驗。
“賞花+”提檔升級:從單一景觀到“花”式消費
據悉,除了賞花打卡,金色春谷以黃花風鈴木為核心,打造“農文旅商”融合消費新場景,引入餐飲、農夫市集、兒童樂園、定制旅拍、露營休閑等復合業態15家,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消費需求。搭乘抖音等平臺經濟東風,通過現場直播、短視頻預熱,今年的賞花套餐一經推出即預售4萬余張。
業主張可心表示,賞花季期間預計吸引游客超15萬人次,周末高峰期人流量可超2萬人,創造經濟效益超500萬元,有效將“顏值”轉化為“產值”。
“一朵花”激活一方經濟:打造鄉村振興的實踐樣本
金色春谷所在的趙家鎮蓮墩社區,通過“經營主體+集體經濟+農戶參與”模式,將黃花風鈴木種植與鄉村旅游深度綁定。村民通過流轉土地獲取租金收益,同時經營農家樂,售賣土雞蛋、沙參、羊肚菌等土特產。為帶動更多村民,村集體在景區周邊平整土地,免費為村民搭建農副產品展銷區,戶均年綜合增收超萬元。“以前種地靠天吃飯,現在也能吃上旅游飯了!”村民肖大爺在景區擺攤賣涼粉涼糕,清明假期以來日均營業額近2000元。
近年來,金堂縣以花為媒,積極探索“賞花+旅游”農商文旅融合模式,大力發展“花經濟”,持續擦亮鄉村旅游“金”字招牌,以多元消費形態持續釋放消費活力,讓“賞花”成為“鄉村全面振興”新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