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可賞梨花爛漫,秋時能品碩果甘甜。地處嘉陵江畔的廣元市蒼溪縣,得江水潤澤,四季風光旖旎各異。在這方水土的滋養下,蒼溪孕育出別具一格的特色美食,如令人垂涎的雪梨宴、暖胃暖心的油茶、底蘊深厚的蒼溪十大碗等。每一道佳肴皆鐫刻著當地的歷史脈絡,每一種滋味都洋溢著濃郁的蒼溪“煙火氣息”。
如何守護這一方飽含溫情與活力的“煙火氣”?蒼溪縣市場監管部門用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食品安全答卷。
精準助企
小果子撐起鄉村振興大產業
獼猴桃、雪梨一直是蒼溪縣的特色農產品,在當地農業產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果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消費者對于果汁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些挑戰,蒼溪縣的獼猴桃相關企業如何應對?記者走進蒼溪縣獼猴桃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與正在思考公司下一步發展的總經理劉發云進行了交流探討。
“蒼溪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品質上乘的獼猴桃。”劉發云表示,“作為當地代表性企業,我們不僅要思考產品銷售問題,如何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整個蒼溪獼猴桃產業升級發展,也是我們同樣關切的事情。”
在公司生產車間旁的產品展示廳內,陳列著公司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種榮譽。在劉發云看來,公司之所以取得這些成就,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扶,“獼猴桃果汁要不要標準?選擇果子大小有沒有依據?怎樣把水果的產業鏈拉長?這些并不是我們自己就能完成的。”據介紹,蒼溪縣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在科技創新和品牌培育的推動下,當地政府和果農共同推進獼猴桃標準化種植,有力保障了獼猴桃果品品質。“有了優質果品來源,在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公司先后創新研發獼猴桃、雪梨等50個產品,制定雪梨膏團體標準1項,擁有專利技術60余項,企業效益得以逐年提高。”劉發云說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蒼溪縣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手段,從食品源頭到產品加工全方面監管,創建蒼溪紅心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注冊紅心獼猴桃系列商標54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中國馳名商標,綠色、有機認證產品46個,國家級金獎10個。
同時,對蒼溪紅心獼猴桃綠色有機生產制定地方標準,建成萬畝種養結合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24個,加工貯運、冷鏈物流等標準化生產管理示范企業53家,不斷填寫一份讓人滿意的食品安全答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蒼溪縣市場監管局《紅心獼猴桃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入選全國2024年度“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
監檢護民
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民以食為天,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購買蔬菜水果、雞鴨魚肉。
檢查超市調味品
結束對蒼溪縣獼猴桃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采訪后,記者又跟隨蒼溪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走進了蒼溪大潤發超市。在這里,執法人員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記者在現場看到,顧客們正沿著自動扶梯有序進入超市采購商品。超市負責人熟練地向市場監管人員出示各類證件資料,配合檢查工作。可以看出,迎接市場監管部門檢查已成為該超市日常經營中的一項常規環節。
檢查超市水果
在超市蔬菜水果銷售專區,執法人員對商品標簽標識、生產日期、價格公示等關鍵信息展開細致核查,并向超市負責人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引導企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面對執法人員“商品標簽須與實物嚴格對應”的提醒,超市負責人由衷歡迎,并形象比喻道:“這就像給超市做了一次全面體檢,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有效整改,最終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放心。”
自2020年以來,蒼溪縣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近三年完成監督抽檢8380余批次。其間創新新模式,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及媒體記者參與食品安全“你點我檢”,以群眾關注的食品種類為對象,抽檢、處理全過程公開、透明。持續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守查保”“特供酒”清源打鏈、肉類產品、“校園餐”等專項整治;實施“春雷”“鐵拳”“昆侖”等專項行動,有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聯動共治
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
食品安全是舌尖上的安全,維護食品安全就是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蒼溪縣探索構建“三保障、三推進、三創新”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新格局,通過完善組織架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要素支撐,筑牢食品安全工作基礎。該縣構建起從田間地頭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監管網絡,創新實施跨區域聯動共治機制,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
檢查干雜鋪
針對基層監管存在的難點痛點,蒼溪縣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探索構建“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責任體系。通過建立“包保干部+市場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四方聯動機制,推行《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公示卡》制度,實現包保干部與市場監管、經信等10個縣級部門及31個鄉鎮食品安全辦的協同聯動。該機制在風險隱患通報、問題整改督辦等方面形成工作閉環,有效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督導檢查5398家次,發現并整改食品安全隱患8201處,治理成效顯著。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蒼溪縣的大街小巷次第亮起暖黃燈火。
穿梭于夜市攤點的煙火氣中,食品安全監管不再是冰冷的數字指標,而是化作攤位上晶瑩欲滴的時令鮮果、案板上水靈鮮嫩的應季蔬菜,更映照在市民舉箸暢談的舒心笑顏里。
這些觸手可及的民生溫度,正是蒼溪縣交出的食品安全治理“最優解”。
王鵬 全媒體記者 何馥君
來源 | 消費質量報
編輯 | 李星彤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
審核 | 陳春曉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