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是河北人。七七事變發生在河北。日軍三光政策,河北是重災區。地道戰,河北是重要發源地。全國抗戰算起來有14年,河北就打了12年。80多萬入國軍,40多萬入八路,還有90萬組民兵,打到后面是全民皆兵。在河北,每個縣都有烈士陵園,甚至每個村都有烈士碑,以前那里的幼兒園,為什么都叫育紅班,你現在知道了吧?人基本打沒了,哪里來的族譜?
1933年初,日軍進攻山海關,河北抗戰打響。東北邊防軍發起反擊,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東北軍傷亡慘重。這一戰,保定人安德新營長壯烈犧牲,年紀28歲。同年3月,長城抗戰爆發,25萬中國守軍,從長城到渤海灣,浴血奮戰2個月,4萬戰士流血犧牲。
1937年,京津淪陷后,日軍沿平漢鐵路、京漢鐵路向南推進,先后占領了保定、滄州、石家莊、德縣等地,開始全面侵略。河北軍民與日軍正面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河北老百姓,要么參加國民黨軍,要么參加八路軍,要么自發組成民兵團。保家衛國,一點不含糊。從1933年到1945年,12年里,有80多萬人參加國軍,40多萬人參加八路軍,還有超90萬人,組建民兵組織。
這其中,涌現出很多抗日名將,像河北廊坊的孫毅將軍,河北藁城的郝夢齡將軍,河北高陽的佟麟格將軍,興隆孫永勤將軍,懷安的武士敏將軍,新鎮的王硯泉將軍。燕趙大地,從來不缺為國為家流血犧牲的英雄。
此外,還有很多民兵團,打出了名氣,像平山團、潘家峪復仇團,冀中決死第一縱隊。
在河北戰場上,很多作戰戰術,成了經典戰術,像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馬平川的河北戰場,是地道戰的重要發源地。
當時的河北,可以說每個村都在抗日。據粗略估計,河北抗戰,至少有80萬英雄犧牲。也因此,當地,每個縣都有烈士陵園,有的鄉鎮都有烈士陵園,甚至每個村都有烈士碑。很長時間里,那里的幼兒園,都叫育紅班。
除了前線作戰,淪陷區的河北人備受凌辱、殘害。
那么,遭受日軍蹂躪,河北的犧牲有多大?
河北人不屈不撓的反抗,招致日軍瘋狂報復。他們到處抓捕青壯年,送進煤礦做苦力。日軍盜取我們的礦產資源,在礦區采用“血肉開采”、“以人換煤”,留下不計其數的萬人坑,數以萬計的礦工慘死。
在華北地區實行的,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河北就是重災區,尤其是承德、唐山的千里無人區。
日軍在河北制造的慘案,駭人聽聞。比如成安慘案,日軍站在街口,向街上人群掃射,然后挨家挨戶搜查,見人就開槍,有一個殺一個,見一群殺一群。全縣不到5000人,有3600多人被殺,算上外地人,共有5300余人被殺。
還有潘家峪慘案,日軍把村民趕到村中潘家大院,大院門一鎖,拿著機槍向院子里掃著,全村1700人,有1230人被殺,其中23戶被殺光。
還有滄州,日軍占了8年,先后在滄縣、青縣、肅寧縣、南皮縣、獻縣、孟縣等地,制造慘案達47起,屠殺平民超88000人。
定州八大慘案之一,北疃大慘案,日軍屠殺無所不用其極,槍殺、刺殺、燒殺、奸殺,投赤筒和綠筒毒氣,虐殺無辜百姓。下到不滿周歲的嬰兒,上到年邁的老人,統統不放過,殺害1000多人,其中有23戶被殺絕。
據統計,日軍在河北制造了500多起慘案。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大城慘案、固安慘案、永清慘案、保定慘案、正定慘案、趙縣慘案、梅花鎮慘案、井陘慘案等?。
更令人發指的是,日軍在魯西搞細菌戰。1943年8月,魯西地區一連十幾日下大雨,河水暴漲。日軍決堤放水,洪水所到之處,霍亂肆虐,除了重災區魯西24縣,死亡近3萬人。其他省市,像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等地,都受到波及。其中,河北的邯鄲、衡水等地影響嚴重。
河北12年抗戰,戰死加上被害,損失人口達548萬,占全國損失總人口的七分之一,是損失人口最多的省份。另外,抗戰時期,只有它人口負增長,斷茬了。
如今的河北人,不少是從山東、山西、河南遷去的,你說哪里還有族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