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借一瓶清爽酸甜的味動力“硬控”年輕人30年,銷量超過50億,5年前一舉上市成為“常溫乳酸菌第一股”,這或許是大多數人對均瑤健康的認知。
但其實從2021年起,均瑤健康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宣布向“益生菌+X”賽道“二次創業”。
不得不說很有先見之明。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增強,對健康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廣,大健康市場正釋放出蓬勃發展的信號。益生菌在食品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添加在奶粉、酸奶、飲料中,均瑤健康30年乳酸飲料的經驗在入局大健康賽道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對于轉型“益生菌+X”的戰略,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認為均瑤健康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挑戰的事情。在他看來,“益生菌的研究是很漫長,很辛苦的事,但消費者端需要更多的功能營養日常化的產品,均瑤健康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消費者負責。”
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
記者在Foodaily創博會活動上對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專訪的過程中,科研能力和差異化是葉博士反復提及的關鍵詞,在他看來,“科研能力是企業的基本功,差異化是品牌生存法則,均瑤健康要做中國人自己的益生菌,要做一家百年老店。”
在這背后均瑤健康都做了什么?又有怎樣的研發成果?這些成果帶給消費者怎樣的影響?
01
做益生菌界的“英特爾”
2025年是均瑤健康喊出“聚焦益生菌二次創業”口號(從2021年開始)的第五年,如今不僅在味動力基本盤上穩定發展,第二增長曲線的“益生菌+”羽翼也逐漸豐滿。目前均瑤健康擁有6000+益生菌菌株庫,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的三百多家專業客戶。
在踐行“做中國自己的菌”的目標過程中,均瑤健康用了4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兩大突破性研究:“六鉆益生菌”選菌標準和CommonCore(基石菌團)+X科學配方理念”。
對于當前的研究成果,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認為所有關于益生菌應用的研究都是從回答3個問題開始:均瑤健康該如何選菌?怎么樣用益生菌守護人體健康?怎么組成更加科學有效的配方?
第一個問題也是益生菌市場久攻不下的難題,選菌標準不統一,導致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葉育彬認為做益生菌和芯片是一個原理,沒有統一標準時,消費者認知模糊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直到因特爾芯片出現,因特爾就是衡量電腦性能的標準,凡是搭載因特爾芯片的電腦就是好的產品。葉育彬希望均瑤健康能做益生菌屆的“英特爾”,"一流的企業應該先做標準,而不是在花大力氣做營銷推廣。”
于是均瑤健康老老實實從上游的基礎科研做起,提出“六鉆”選菌理念,重新定義益生菌科學選菌標準,將復雜的選菌流程轉譯為六大可量化標準,從功效、活性、純凈、安全、工藝、驗證6個維度綜合評估益生菌功效,做到全面、穩定、精準、科學,讓挑選益生菌成為一件簡單的事,告訴大家什么樣的菌才是好菌。
不僅從產業端定義科學選菌標準,還從消費端創造視覺符號,向市場推出“六邊形戰士”的選菌概念,消費者也能清晰地認知到什么是好的菌株。
有了科學選菌的第一步,下一步則需要解決怎樣組成有效配方的問題。
葉博士表示“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盲目堆料的話,會讓菌株在生長過程中因相互競爭而失去作用。我們經過多次實驗和推翻的過程,發現以CommonCore+X體系配伍組建基石菌團,多菌株協同才能做到效果最佳。"
無論是“六鉆”選菌理念的洞察,還是CommonCore+X基石菌團體系的創新,都能看出均瑤健康科學論證、安全論證、功效論證的初衷。
02
好產品是設計出來的
練好基本功,下一步就要接受市場驗證了。這也是難度系數不小的挑戰,當下消費者常常談“菌”色變,對益生菌的認知和信任度還不算高,想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對任何一家品牌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
在葉育彬博士看來,益生菌精準干預時代已經到來,"功能營養日常化"能幫助品牌更好地鏈接到消費者,從場景化應用倒推產品供給,例如消費者每一天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整天吃飯、喝水、工作、休息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營養需求。
葉博士發現,大健康市場數據已經釋放了明確的信號,行業賽道保持良性增長態勢,當仔細對比海外與國內市場時,發現除了糖脂管理、腸道健康這些避不開的話題外,口腔咽喉健康、女性私護、皮膚管理、血壓改善等領域潛藏著機會。
“益生菌產品走向更大的市場,最核心的是從廣普性和應用性的角度,把優質菌株應用到產品中。”葉博士透露功能益生菌精準干預是均瑤健康接下來關注的課題,將不同功能性菌株應用到不同產品中。
葉博士強調,均瑤健康做的是泛功能加日常化,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基于不同的場景,提供不同的產品形態和劑型。
比如對于口腔健康,我們做成微泡含片,非常方便的隨時踹兜里,餐后、約會前、商務會談前可以拿出來含一片清新口氣;針對腸道健康還開發了養道益生菌粉,利用了凍干工藝和三層包埋技術,能讓更多活菌到達腸道,緩解日常脹氣、鬧肚子的狀況;還有常溫飲料,味動力也加入益生菌推出系列功能性飲品,有味動力每日美夢、每日睛彩、每日美妍飲品。
從科研到產品,需要走過一段反復篩選、驗證、測試的過程,這個過程或長或短,但殊途同歸都是要做出對消費者有價值的產品。
葉博士從來不認為打磨產品是件容易的事,他對記者說“好的產品是設計出來的",當一個產品概念提出來后,我們必須要從最前端開始規劃和設計產品:應該怎么做?搭配哪些功效成分?從動物到臨床不斷多次實驗驗證。賣給誰?渠道在哪里?所有的東西都要在一開始就布局好。
從創新想法到產品落地是一個漏斗模型,經過重重把關,多指標篩選,才會把真正好的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03
讓產品自己說話
從均瑤健康品牌過往的經歷來看,一直都是產品先行,不斷用好產品來打動消費者,這一次轉型還是如此。
葉博士對記者表示,"我們的初衷是讓產品自己說話,當產品足夠好,即便不宣傳消費者也會自愿復購。"
對于益生菌賽道前景,葉博士認為益生菌還是很新的品類,但是它作為人體基本的組成成分,未來可能成為健康剛需。作為益生菌行業的從業者,均瑤健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消費者負責,做更多更好的產品。
目前均瑤健康由兩大品牌組成,一個是延續飲品思路的味動力,另一個就是聚焦于益生菌研發的均瑤健康。通過雙品牌布局,不斷開發豐富的產品類型觸達更多消費者。“不管哪個品牌,我們都會依托于均瑤健康專利益生菌菌株、獨家六鉆選菌標準和CommonCore+X科學復配技術,對產品統一規劃和布局。”
其實益生菌賽道也可謂是強敵環伺,國外有成熟品牌起步早科研成果已有所建樹,國內新銳品牌也另辟蹊徑細分領域出現知名品牌。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葉博士還是很有底氣。“我們積極學習國外益生菌經驗,同時立足20多年自研中國菌打造均瑤健康品牌差異化,希望跟他們做的不一樣,他們做的我們可能也會做,但是他們沒有做的或者沒做好的,我們要竭盡所能做得更優秀,希望把益生菌這個行業打得更深、做得更廣。”
從1994年“—杯牛奶強壯—個民族”的感召下入局乳業,到2020年成為常溫乳酸菌第一股,上市第2年又開啟“二次創業”向功能性益生菌破局。均瑤健康30多年的品牌之路可謂是相當"折騰",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說“整個菌株的研究其實是很漫長,很辛苦的,但是均瑤健康要建百年老店。”
均瑤健康首席科學官葉育彬
"我們希望消費者最終記住的是,均瑤健康是一家做益生菌很專業的公司,它有CommonCore+X,有 6 鉆選菌標準,而不是單單記住某一個產品,因為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但是品牌的視覺符號乃至企業文化長遠流傳”。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勇于接受變革,才能在變革中找到機會。”我們所處的當下市場在不斷變化,消費者需求也在變化,主動擁抱變化的均瑤健康是懂把握機遇的。
均瑤健康的故事還在繼續,讓我們拭目以待。
開白名單/內容合作/商務洽談
請聯系微信:136991420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