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減”政策全面推進的背景下,仍有個別機構頂風“作案”,試圖打“擦邊球”蒙混過關。近日,平谷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一分隊查處一起藝術培訓機構變相開展學科培訓案件。此案不僅暴露出當前部分藝培機構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的問題,也再次敲響了校外培訓監管的警鐘。
案情經過
“某某藝術培訓機構未經許可,涉嫌從事學科類培訓活動,構成變相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的行為。”這是區教委對區市場監管局案件線索移送書中所述情況。接到移送線索后,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一分隊第一時間聯合區教委、金海湖市場監管所等部門,對該機構經營場所展開現場檢查。執法人員重點圍繞當事人的經營資質、培訓學科、教師資質等方面進行檢查,并對負責人進行問詢和法規宣傳,告誡其擅自開展學科類培訓的潛在危害后果及需承擔的法律責任。經執法人員的耐心勸導和說服教育,當事人深刻認識到自身錯誤,主動采取整改措施,停止了違規培訓活動,并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協調,全額退還了所收學費。
經查,該藝術培訓機構主要從事聲樂培訓、舞蹈培訓、書畫培訓等藝術類培訓的經營活動。然而,為牟取不當利益,當事人將一間舞蹈教室改造為學科類培訓教室,并在未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等相關資質的情況下,聘請一名兼職教師向5名小學生提供英語學科培訓服務。當事人上述行為構成變相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的違法行為,違反了《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對該機構作出相應行政處罰。
本案中,當事人憑借“藝術外衣”同時開展學科類培訓,是當前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的典型之一。此類“隱形變異”形態多樣、手法隱蔽,有的以“家政服務”“住家教師”名義暗中授課,有的在居民樓、酒店等非正規場所進行“一對一”“一對多”輔導,還有的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不僅嚴重擾亂正常教育秩序,同時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更是與“雙減”政策背道而馳。
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區市場監管局始終立足本局職能,積極作為,持續發力。通過開展寒暑假期專項檢查、聯合執法檢查、日常巡查暗訪等方式,形成監管高壓態勢,持續凈化校外培訓市場,切實守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深化與區教委、文旅等相關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強化信息互通、線索移送、執法協作等重點環節,全面構建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同時,將不斷創新監管方式,利用大數據手段提升線索甄別能力,對各種違規學科類培訓行為精準打擊,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件、震懾一批”。
區市場監管局也呼吁廣大家長和學生增強風險意識、法治意識,摒棄“搶跑”心理,樹立科學、理性的教育觀念,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培訓生態,讓“雙減”政策真正落地生根,為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幸福成長保駕護航。
平谷市監提醒您
報名培訓需謹慎,選擇機構“三注意”
(一)資質核驗“三查看”
1.查看是否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等資質;
2.查看教師資格證書與任教學科是否匹配;
3.查看收費標準公示及資金監管賬戶信息。
(二)簽約繳費“三必須”
1.必須簽訂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
2.必須明確單次繳費不得超過3個月或60課時,且金額不超5000元;
3.必須索要正規稅務發票,留存消費憑證。
(三)違規培訓“三拒絕”
1.拒絕參與以“家政”“托管”服務等名義的隱形變異培訓;
2.拒絕相信“保過承諾”“內部渠道”等虛假宣傳;
3.拒絕接受境外非法教育課程等違規內容。
供稿:平谷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一分隊 張海洋
閱讀本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皆為平谷微推廣平臺網友提供,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留言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 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歡迎投稿,曝光!
侵權刪文請直接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