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死瞬間變成“有驚無險”,車企該反思什么?
2025年4月,一段驚心動魄的行車記錄視頻引爆網絡:一輛騰勢Z9GT以120km/h高速行駛時,左輪突遭尖銳障礙物刺穿,輪轂被撞出大洞,輪胎瞬間失壓。然而車輛僅輕微晃動,隨即平穩減速并停靠應急車道。車主事后心有余悸:“方向盤穩如泰山,是騰勢讓我撿回一條命!”
類似場景若發生在普通車型上,后果不堪設想。據統計,時速超100km/h爆胎的死亡率高達70%,車輛極易因單側阻力驟增而失控側翻或撞向護欄。騰勢Z9GT的“逆天表現”,實則是比亞迪易三方技術的硬核支撐——通過三電機獨立驅動、矢量扭矩控制及實時傳感器協同,系統能在0.01秒內識別爆胎,并對非爆胎車輪施加反向轉矩,抵消失衡力矩,同時聯動制動系統調整車身姿態,確保車輛“無感”行駛。
騰勢的安全基因不止于爆胎應對。在被稱為“SUV防側翻終極考場”的魚鉤測試中,騰勢Z9GT以160km/h高速通過,車身穩如磐石,刷新行業紀錄。這一測試模擬極端轉向場景,考驗車輛重心控制與動態平衡能力,而騰勢憑借低重心設計、精準扭矩分配及底盤調校,將失控風險降至趨近于零。
騰勢的案例為行業敲響警鐘:安全不是“概率游戲”,技術應成行業底線。真正的安全技術不應是事故后的補救,而是危險發生時的“隱形守護者”。如騰勢通過OTA升級優化爆胎控制功能,即便140km/h爆胎也能保持穩定,這種“預判式安全”才是未來方向。
當前不少車企熱衷堆砌屏幕尺寸、語音助手等配置,卻對防側翻、爆胎控制等核心技術投入不足。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言“安全是最大的豪華”,恰恰點破了造車的初心——生命權永遠高于娛樂體驗。
當一輛車在輪轂損毀、輪胎爆裂的情況下仍能穩穩停住,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勝利,更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騰勢用實力證明,安全沒有“僥幸”,唯有以技術創新為矛,以用戶生命為盾,才能真正穿透行車安全的“重重陰霾”。
車企是時候清醒了: 當消費者為“智能座艙”歡呼時,請先確保他們不會因一次爆胎而失去使用它的機會。畢竟,再酷炫的科技,也抵不過“活著”二字的分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