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赤木瓶子
離開隧道后,崔業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感嘆著陽光刺眼,走完這一生“由黑到白”的棋局。
隨著《棋士》收官,巧妙留白的結局引起了不少觀眾的熱烈分析,定格在舊衣口袋的最后一鏡是否蘊含深意;而王寶強飾演的崔業,從卑微到超脫,在冷靜高智與沖動癲狂間切換,帶給觀眾關于人性思考的后勁兒,也仍在繼續發酵。
從社交口碑看,《棋士》在豆瓣開分7.5,在微博評分9.4,在虎撲與知乎分別收獲9.4分與9.0分。熱度上,《棋士》也帶來了不少驚喜,在電視端,它在CCTV-8最高收視率破1.7505%,收獲后黃金時段平均收視率冠軍;在網播端,它以峰值26376一躍成為騰訊視頻X劇場站內熱度值最高劇集。
時隔12年重回熒屏,王寶強化身小人物崔業,帶觀眾穿越一場罪與罰、善與惡的人性風暴。他與家人、與伙伴構成張力十足的人物關系,娓娓道來人與人之間隱秘復雜的中式關系。這都讓觀眾幾多感嘆唏噓,人性的復雜、親情的多面,比褫奪眼球的犯罪手法更震撼心靈余味悠長,在這一點上,《棋士》展現了國產罪案懸疑劇“灰度”的那一面。
《棋士》口碑與熱度的雙收,也傳遞出一個信號。在國產劇集市場上,觀眾對內容的審美與需求在迅速迭代,尤其懸疑劇作為大熱門題材,想要獲得青睞,需要的不僅僅是類型上的創新,更需要創作端在劇作內核上注入獨特深刻的洞察。
從一鳴驚人的《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等劇到如今的《棋士》,騰訊視頻X劇場推出一系列“非典型”高質量作品。區別于市場上趨勢化、模式化的內容,X劇場的作品精巧、獨特,融合類型題材與作者性的藝術審美,在市場疲憊之時,貢獻新意之作。
《棋士》的出現不是偶然,而它的熱播熱議也正預示著,騰訊視頻X劇場的故事還將繼續。
《棋士》突圍:中式親緣關系的深度表達
懸疑劇市場的競爭已近白熱化,而《棋士》能夠在一眾懸疑劇里破圍而出,或許要歸功于它創新性地以現實主義生活流的筆觸,以細微故事脈絡與細密關系網完成了對中式關系的建構與解構,產生了強沉浸、后勁足的追劇體驗。
《棋士》首先就對中式家庭關系進行了辛辣大膽的挖掘。在一次次“博弈、追逐、廝殺”中,劇集巧妙地構筑多組立體復雜的人物關系,其中最核心的“親兄弟”崔業崔偉和“江湖兄弟”崔業夏生這兩組互為對照和隱喻的人物關系,直擊中式親情中的傷痛與糾葛,也構成了最強烈的戲劇張力。
隱藏在崔業崔偉這對親生兄弟的“貓鼠游戲”和“黑白對立”背后的,是偏愛、犧牲、退讓等一系列不流血的傷口留下的難以釋懷,是彼此隱藏在內心暗面的嫉妒與控制,但就算再水火不容,崔業與崔偉之間也有剪不斷的濃厚親情,也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對方。兄弟倆之間微妙的“愛與不服”,是貫穿“黑白雙雄結構”背后更深層的內核。
而崔業與夏生這對沒有血緣關系的“江湖兄弟”的感情,則更像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兄弟關系。崔業在一段被壓制的原生關系中得到了短暫釋放,夏生則逐漸將他視為兄長父親一般的存在。兩個在各自家庭中一直在失去的人,在對方身上找到了情感補償。
這種與現實親情關系及友情關系緊密貼近的細膩刻畫,贏得了觀眾“拍得太真實”的共鳴,也因此更能共情到人物身上,產生沉浸式入戲的追劇體驗。
比起將筆墨篇幅大規模放到驚險刺激的犯罪手法上,《棋士》褪去懸疑的“華麗外衣”,沒有一味強調快節奏和強反轉,而是以更樸素也更實在的敘事,用無數個有真實感、貼近普通人經歷的細節,織就了細密扎實的人物關系網,留足了情感發酵和塑造人物的空間。
這也預示著國產懸疑罪案劇的市場審美正在從“類型化”向“人性化”邁進。無論是在敘事風格上的“反套路”嘗試,還是在審美上不斷創新疊加,《棋士》不僅突破了傳統懸疑劇的類型框架,更為罪案劇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打破固定范式,類型劇從“懸疑”到“人性懸念”
如果說故事的強吸引力,在于緊張刺激節奏,扣人心弦的高手對決。而故事的厚度,便在于人物群像塑造。就這一點而言,《棋士》值得反復咀嚼回味。
它跳脫出懸疑劇的固定范式,走出一條“人性懸念”的風格化表達之路來。基于對“小人物”的深刻洞察,《棋士》通過生動鮮活、真實接地氣的人物刻畫與群像塑造,以人寫案、以人辯理,增添更多思辨性的可看度。
劇集告別了非黑即白的臉譜化人物,而是勾勒出為生活奔走掙扎的平凡眾生相圖鑒,里面沒有絕對的善,更沒有純粹的惡,只有在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下,各自在命運里浮沉的小人物,他們可憐亦可氣,可哀亦可怒。
崔業在踏上犯罪道路前,本身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小人物”。他是令人可憐的,原本堅守著自己心中的“士”,哪怕被壓榨、被奪走話語權,他也堅持不下假棋,一個內心清高的“舊人”無可奈何地成了“”。然而他又是令人可氣的,將棋道高手的思維縝密運用到犯罪上填補自卑與虛榮,以走捷徑的方式重新獲取對生活的掌控感。到劇集最后,他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終于幡然醒悟,捷徑終將導向歧途。這一刻,崔業的人物弧光閉合,一個真實到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為劇集打下了最深刻的烙印。
窩囊廢
打破了傳統懸疑劇中“懸疑至上”的模式,《棋士》塑造了以“人性懸念”驅動的新表達方式。劇集探討的并非“命案”,而是“命運”。崔業的悲劇,隱藏在他性格的極端面當中,也隱藏在原生家庭的傷痕里。
在波瀾不驚“一眼望得到頭”的平凡生活里,劇集以人性流動、小人物命運驅動的懸疑感層層遞進,探尋人生抉擇的終極意義,已然脫離了傳統懸疑罪案劇的標簽,建立起了更富有風格化的哲學表達。同時,對人性的深度挖掘與表達,也能夠吸引到大批非罪案懸疑劇受眾、為“人與人真實相處的狀態”而來的跨圈層觀眾。
《棋士》在“人性懸念”上的審美創新,也是對騰訊視頻X劇場重在寫“人”的呼應。無論是《漫長的季節》里的東北煙火氣,《繁城之下》里底層小人物的掙扎圖景,還是《歡顏》民國江湖“西游記”,或是《黑土無言》呈現的“黑土地上的倫理劇”。
在X劇場其他劇集中,這種風格化的敘事表達與時代群像的構建也比比皆是,雖然每部劇風格迥異,是實實在在的“一劇一格”,但在對人性的深入洞察上殊途同歸,通過對小人物的細膩描繪,辨析人生與命運,寫出平凡真實的普通人各自面對自己的局限與時代困惑。
均分最高的劇場廠牌,X劇場構建的“信任契約”
秉持著“一劇一格”的創作思路,騰訊視頻X劇場對劇集不設限制、不求標準答案,探索并拓寬著精品劇集的可能性邊界。
事實上,在X劇場已播出的五部劇集中,無一例外都在探尋更具風格、更加獨特的表達方式,跳脫出市場上對類型劇的固有創作套路,構建一系列獨屬于自身的“內容印記”:反常規、反公式、高品質。
因此,這五部作品,每一部都自成一派,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就從《棋士》來看,懸疑融合生活流,抽絲剝繭地觸探到人性里的灰色地帶,在鏡頭之下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場人性博弈,善惡搖擺,矛盾叢生。而這正是當下影視作品所需要的品質:讓觀眾看到更復雜立體的世界,更深層次地思考人性。
正是這種“不拘一格”的創作方式,騰訊視頻X劇場的作品能持續突破傳統框架,獲得觀眾的認可,在內容市場上豎起精品劇標桿。目前,X劇場已播出的五部作品(《漫長的季節》《歡顏》《繁城之下》《黑土無言》《棋士》),豆瓣評分均分達到7.9,是市面上所有劇場廠牌中平均分值最高的。在劇集市場亟需品質的當下,它展現了極為難得的穩定水準。
而騰訊視頻X劇場這份穩定的優異成績,對于影視內容市場的上下游各環而言,或許可以算作一場良性內卷。上游創作端需要意識到,觀眾比預想的更加理智與成熟,品質化、風格化的誠意作品會被接納。在《漫長的季節》的豆瓣熱評區,依舊可以看到觀眾感嘆,“看到這樣優秀的國產劇,很欣慰。”
而對于下游觀眾而言,騰訊視頻X劇場的穩定發揮可以算是一劑安慰劑,意味著總還是有人不是追著熱度與IP狂奔,而是靜心孵化具備視覺表達、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令人驚訝的是,《棋士》與X劇場的上一部作品《黑土無言》之間,隔了整整14個月,期間X劇場沒有馬不停蹄地推劇上新,而是以耐心與匠心進行精雕細琢。這顯然是平臺在產量與品質之間權衡過后的結果,這個結果也沒有讓觀眾的等待落空。
精品化道路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不僅需要在創新與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還可能會面臨“試錯”的風險,但好的內容是能與觀眾建立信任的。到現在,騰訊視頻X劇場與觀眾就“品質”達成了一個信任與被信任的契約,并推動著這份契約循環優化,在紛紛擾擾的市場里,一步一腳印地大膽向前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