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站和白云站這段時間成了街坊們嘮嗑時愛說的熱門話題。
廣州鐵路樞紐總布局示意圖
以前啊,大家都習慣去廣州南站坐高鐵,誰知道突然就冒出個白云站,有部分車次偷偷換了地方,讓好多人拉著行李箱找錯了地方。
白云站
白云站號稱是“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占地面積有南站的 4 倍,不過主要接的是普速列車,還帶著商場、酒店、寫字樓這種“綜合體”的樣子。那南站呢?還是華南高鐵的“老大”,每天都有幾十萬的人從這兒去全國各地。
白云站
車站是越建越多了,可普通人出行的習慣,真能跟上城市規劃的“大安排”嗎?白云站剛開通那會兒,好多人在微博上抱怨:“去南站 10 年都沒迷路,到白云站居然繞了半小時!”網友@廣漂小李 亮出手機導航的截圖,從地鐵口到進站口走了 800 米,中間還得穿過一片工地,“感覺像是在玩真人版的迷宮游戲”。
白云站與南站位置地圖
住在白云區的陳姨倒是發現了新情況。現在回湖南老家不用再去擠南站了,白云站人少座位多,“在候車廳還能順便逛超市”。數據也能說明:白云站春運期間每天平均開行 48 對普速列車,分走了廣州站 30%的客流。但問題來了——原本在南站坐車的旅客,突然被“發配”到白云站,坐地鐵換乘得費 35 分鐘,有網友就開玩笑說:“這是逼我提前兩小時出門‘跨城趕考’嗎?”更讓人弄不明白的是兩個站的定位。
白云站
南站主打“高鐵快線”,白云站卻像個“混血兒”——既接普速火車,又預留了城際軌道,還弄了商場和寫字樓。
南站
有市民就小聲嘟囔:“我到底是來坐車的,還是來逛商場的?”看看白云站那氣派的“呼吸廣場”和南站那烏泱泱的人群,忍不住就想問:建這些新站是為了方便市民呢,還是為了弄點數據好看?
南站
有人拿出北京豐臺站的例子——同樣是接老站的功能,豐臺站和北京西站相隔 6 公里,普速列車全挪過去后,西站就能騰出空來升級高鐵,反而讓出行更順當了。再瞧瞧廣州,把普速列車從市中心挪到白云站,卻讓部分高鐵旅客被迫“跨站跑來跑去”。
網友@軌道迷老張 說話很直接:“規劃的人是不是忘了,普通人不會照著圖紙生活?”更讓人心里不舒服的是,白云站周邊還在搞“時尚之都”,說是要靠客流帶動服裝產業。可現在連幾家像樣的餐飲店都沒有,旅客餓著肚子找便利店的樣子,實在和“國際消費中心”的設想不太一樣。當城市想追求“世界級樞紐”的名聲時,普通人出行的麻煩,到底算不算規劃的“必要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