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2日,招遠新汽車站正式啟用。這座位于天府路北首西側的國家一級客運站,曾承載著無數人的期待:它整合了長途客運、城鄉公交、城市公交,實現了“零距離換乘”,日均發送旅客7500人次,日發班次837個,一度成為招遠交通的“心臟”。站內智能化的售檢票系統、寬敞的候車區、貼心的“愛心媽媽”小屋和志愿服務站,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們對便捷出行的向往與依賴。
十年前的新站,是招遠人遠行的起點,也是歸家的終點。春運期間,這里日均投入710多部班車,單日發送旅客超萬人;平日里,車站門口各色各類的電動三輪車,它們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節假日里,大巴車排成長龍,候車廳座無虛席,站務員忙碌的身影與旅客的匆匆腳步交織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那時的汽車站,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是承載鄉愁與重逢的情感紐帶。
十年后的今天,新汽車站已褪去往日的喧囂。隨著私家車普及、高鐵網絡延伸、網約車興起,傳統公路客運的客流量逐年下滑。2021年春運數據顯示,招遠道路客運發送旅客52.7萬人次,但自駕游占比已高達93.3%。曾經熙熙攘攘的售票窗口前,如今多是中老年旅客和部分學生群體;城鄉班線的微機售檢票系統仍在運轉,但班次縮減、座位空置已成常態。曾經熱鬧非凡的車站,如今顯得有些落寞,仿佛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訴說著時代的變遷。
汽車站的冷清,是時代進步的縮影。家庭汽車的普及讓“說走就走”成為日常,高鐵的“貼地飛行”縮短了城際距離,而網約車的點對點服務則精準匹配了現代人的碎片化需求。但在這背后,我們不應忘記汽車站曾為這座城市注入的活力:它支撐起農民工的返鄉路,它串聯起城鄉之間的脈絡,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更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通過嚴格消殺、減售座位、體溫檢測等舉措守護出行安全。
十年,足以讓一座車站從鼎盛走向沉寂,也足以讓一座城市在變革中煥發新生。我們感慨歲月匆匆,也欣慰于生活愈加便捷。招遠新汽車站的變遷,不僅是交通方式的迭代,更是一代人共同記憶的沉淀。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時代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歇,但那些曾經溫暖過我們、陪伴過我們的故事,將永遠鐫刻在城市的脈絡里,成為招遠這座城市最珍貴的記憶。
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招遠新汽車站的情景?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一起重溫那些年的出行記憶。
生活在招遠,關注我們就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