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升級下的A股震蕩與半導體產業的破局之路
?近期,中美關稅戰的升級引發了A股市場的劇烈震蕩。這場由美國對華加征34%關稅所引發的風暴,不僅牽動了全球經濟的神經,也揭示了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陣痛。然而,歷史總是充滿轉折,從2015年股災到2024年的恐慌性拋售,每一次市場的非理性下跌,都孕育著優質資產估值修復的機遇。
此次美國關稅戰直指科技領域,意圖通過經濟手段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然而,這一舉措卻意外加速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涅槃重生”。面對外部壓力,中國半導體產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創新力,三大破局路徑已然顯現:
一是國產替代全面提速。關稅的反制措施倒逼國產芯片加速導入市場,14nm邏輯芯片的良率已經突破75%,長江存儲的232層3D NAND芯片產能也實現了翻倍。此外,華為海思自研的EDA工具已經覆蓋了28nm的全流程,為國產芯片的設計和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新興賽道彎道超車。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中國企業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天岳先進的8英寸碳化硅襯底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經突破15%,氮化鎵射頻器件在5G基站的滲透率也超過了40%。這些新興技術的突破,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
圖片
三是全球化布局突圍。為了規避關稅壁壘,中芯國際等中國半導體企業在海外布局生產基地。中芯國際在墨西哥新建的12英寸晶圓廠即將投產,這一舉措不僅成功規避了25%的對美出口關稅,還展示了中國半導體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決心和實力。這類“產地多元化”的企業已成為市場資金的新寵。
在關稅戰的背景下,聰明的股民已經開始布局半導體板塊。以下三家公司在半導體領域都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值得重點關注:
第一家是中芯國際,作為國產芯片制造的龍頭,資金凈流入達到5.8億。該公司第二季度的訂單環比增加50%,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第二家是北方華創,作為設備國產化的核心企業,受到國家大基金三期的重點注資。該公司28nm刻蝕機量產在即,有望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最后這家是我最看好的,避免主力干擾,想知道公司的朋友,萊 蚣眾呺:靈板,該公司是半導體板塊的隱形冠軍。是國內少數采用設計與制造一體化模式的半導體企業,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全產業鏈。在絕緣柵雙極晶體管領域技術迭代迅速,已推出第五代芯片,性能接近國際頭部企業產品。同時,該公司獲得國家大基金持股,并享受國家對半導體產業鏈的政策扶持,在資金、技術合作和產業鏈協同方面具備長期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