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個網友的故事,讓人心疼。
她從小父母離異,由媽媽一個人撫養長大。
媽媽只是小學文憑,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養活她。
她體諒媽媽辛苦,也很懂事,從不主動向媽媽要什么。
衣服是撿別人穿舊的,吃的也是最樸素的。
她說,雖然生活貧窮,但只要和媽媽在一起,她覺得也很幸福。
可隨著她漸漸長大,媽媽也許是因為壓力太大,抱怨的話也越來越多。不僅會每天在她面前抱怨自己的工作很辛苦,還經常埋怨都是女兒拖累了自己。
有次老師組織參觀博物館,她實在渴得受不了了,就用買文具的錢,買了一瓶最便宜的飲料。
沒想到回家后,媽媽看到她手里的飲料瓶,就開始連珠炮似地朝她轟炸:
“你不知道我工作多辛苦的嗎?還這樣浪費錢!”
“我再渴都舍不得喝一瓶飲料,就想把錢留下來給你買學習的東西。你倒好,隨隨便便就把錢揮霍了!”
她說那一刻,看著媽媽一邊大哭一邊罵自己,她覺得自己仿佛做了什么天大的錯事,恨不得把喝進去的飲料全部都吐出來、裝好,還回去換成錢。
雖然長大后,她逐漸理解了媽媽,知道她不過是因為生活太苦,積累了很多情緒,對最親近的人發泄罷了。
但她永遠也忘不掉,母親崩潰打罵她時,她心里深深的無措和負罪感。《正面管教》中寫道,父母對生活的態度取向,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比如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父母,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憤怒、沮喪或者想報復的情緒。
就像這位網友,她說因為從小聽了太多母親對生活和命運的抱怨,長大后的她,一方面,對母親這種情緒發泄的行為,產生過憤怒;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很沒用,認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母親這么辛苦。
說到底,父母的抱怨,除了讓自己深陷負面情緒外,還會把孩子也拖入痛苦的深淵。
不對生活抱怨,不對命運訴諸不公,把生活的苦和累,釀成生活點滴的蜜。
做不抱怨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