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月銷量破萬,海外累銷將破300萬輛,品牌/產品/技術/渠道全面煥新,2026款Cyberster(參數丨圖片) /Cyber X/與OPPO合作車型等多款新車即將到來......
在加盟MG品牌4個月后,周钘交付了他作為事業部總經理的第一份成績單。
4月11日,上汽MG品牌召開一場“追夢赤子心”Q1開門見山溝通會。在活動現場,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钘介紹了MG品牌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品牌換新以及未來的戰略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一天晚上,上汽集團剛剛在“2025上汽之夜”上用一場“懂車更懂你”的主題對外發布品牌轉型新戰略。
而作為上汽旗下唯一的全球品牌,可以說MG在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剛喊出“破殼”口號后,就開始了“猛干”,旨在用全新的姿態錨定智電新賽道,加速新產品和新技術的落地。
我們都知道,當前車市競爭愈發激烈,在新舊交替的時代窗口下,舊格局的打破和新業態的建立正當時。而作為自主品牌的一份子,MG品牌同樣也處于“傳統業務回暖”與“新賽道卡位”的關鍵窗口期,能否補齊短板將決定其能否在行業淘汰賽中突圍。
上汽集團深諳此道地發布全新戰略,MG品牌也懷著一顆追夢赤子心,尋找起了屬于自己的充滿鮮花的世界。
01
MG還沒有勝利
去年12月,周钘自宣履新上汽。從那一刻起,他的職位從上汽通用五菱原品牌與傳播總經理,變更為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彼時,恰逢上汽集團正在推進上汽大乘用車板塊--由上汽乘用車分公司、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上汽國際、海外出行這五家公司組合成上汽大乘用車板塊,旨在實現上汽內部資源的高效協同。
四個月后,來自集團內部改革的大乘用車板已經運行起來,而內部協同下的效果不同程度地體現在上汽的各大子板塊,也體現在了MG品牌上。
“一季度我們的零售是25800輛,同比增長13%,3月銷量突破1萬輛,同比增長80%......”周钘分享起了MG今年一季度的成績單,尤其是銷量讓他覺得努力沒有白費,達到了預期。
顯然,取得這樣的成績對于MG來說并不容易,尤其是國內的表現。
因為近年來MG一直都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去年,?MG在全球賣出了70萬臺的好成績??,哪怕是貿易壁壘深厚的歐洲,銷量也來到了24.34萬輛,占中國汽車出口歐洲總量的七成,做到了“中國每出口歐洲10輛車中有7輛是MG品牌”?。基于海外的良好表現,海外累銷將破300萬輛,即將成為第一個海外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的中國汽車品牌。
然而,作為對比,去年前10個月MG在國內上的險量只有6.5萬輛,且同比下滑趨勢明顯。
但到了今年,在一季度車市零售同比增長6.0%、3月同比增長14.4%的市場背景下,MG增速跑贏市場大盤。因此,無論是橫向跟市場對比還是縱向跟自身比較,MG取得的突破都是肉眼可見的,算是以超額完成目標的姿態迎來開門紅。
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看來,MG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上汽大乘用車板塊的運行,它一方面打通了從終端產品開發到后端市場營銷的全鏈路,加速MG“電智化”轉型;另一方面同步推進國內、國際戰略,為MG全球布局提供本地化出行方案。
不過,周钘并不認為MG已經勝利,他覺得“MG差一點點就好起來了”。而差的這“一點點”就是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過低,僅占品牌總銷量的10%。
與比亞迪、吉利等國產頭部品牌相比,MG新能源產品矩陣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滲透力明顯不足。例如,2025年2月純電跑車Cyberster的零售銷量遠低于同價位競品小米SU7 Ultra的表現,MG4 EV也和大眾ID.3有不小的差距。
02
關鍵一躍
基于在新能源車表現不足,MG計劃未來兩年內推出8款新車,涵蓋跑車、轎車、SUV產品線,實現產品的全量投放。包括將在本屆上海車展亮相的2026款MG Cyberster、全新一代MG4、兩款全新轎車、兩款全新SUV以及方盒子車型Cyber X。
隨著品牌智電化的全面推進,新能源產品矩陣的持續完善,有望為銷量攀升注入新勢能,旨在讓新能源成為MG好起來的最后一塊拼圖,補齊最后差的一點點。
因此,也可以說新能源占比10%的數據背后,藏著MG轉型的深水區,如果因此低估MG的電動化決心,可能犯下戰略誤判。而隨著800V高壓平臺技術儲備已進入量產倒計時,全新模塊化電動架構完成冬季測試,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這些“水下冰山”般的投入,正在為產品爆發積蓄勢能。
另外,為了未來市場表現上的持續性,MG在技術迭代上持續投入,憑借全新E3架構、三電全覆蓋、智能全生態布局,加速電智化轉型,實現技術全維迭代。同時,MG的渠道建設也在全面提速,計劃到2025年新增門店150家,將渠道網絡規模擴大至400家。
這樣一來,MG就相當于打出了“產品轟炸+技術迭代+渠道擴張”的組合拳,同時MG品牌宣布將以“年輕、風尚、智趣”作為主打標簽,在車市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當下,開啟了全面加速模式,邁向屬于自己的“狂飆時代”。
整體上,MG的困境本質上是傳統車企轉型的縮影——既要守護燃油車基本盤,又需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開辟新戰場。
雖然全球化優勢為MG的轉型提供了緩沖帶,但本土市場的攻堅才是真正的試金石,若能在技術落地、品牌煥新、生態構建上形成合力,這個曾以“平民跑車”聞名的品牌,將有機會在新能源時代重寫屬于自己的賽道傳奇。
而目前,市場也已給出積極的信號。例如經銷商體系新增新能源專屬門店,海外市場電動車型訂單突破萬輛,用戶調研顯示MG品牌科技認知度提升......這些量變積累正在叩響質變的大門,當技術儲備、渠道轉型、用戶認知形成共振,那個“差一點”的時刻有望被跨越。
不過,MG的轉型困境本質上是戰略定力的考驗。在燃油車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時,其是否敢將資源向新能源傾斜?當行業陷入配置內卷時,能否堅持技術深水區創新?這些選擇題的答案,將決定其能否完成完成最后那關鍵一躍。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歌曲《追夢赤子心》里開頭就唱到“充滿鮮花的世界在哪里”,而懷著一顆追夢赤子心的MG若想找到這個理想國,必須要“向前跑 迎著冷眼和嘲笑”。
責編:李思佳 編輯:王越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顧
關稅漩渦中的汽車供應商
韓系車告別上海車展?
賈健旭:“要么看海,要么跳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