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陳霞瓊、肖鑫、記者劉軼琳4月14日報道:74歲老人騎自行車意外撞傷后,看似僅受輕傷,實則體內肝臟破裂引發大出血,累計總失血量高達7000毫升(相當于全身血液的1.5倍)。日前,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創傷中心通過警醫急救聯動、多學科協作和精準救治,快速完成從診斷到手術的全流程搶救,最終將王老伯(化名)從死亡線上拉回,轉至普通病房。這場“生死競速”的搶救,不僅展現了現代化創傷救治體系的高效,也為嚴重創傷患者提供了救治范本。
據了解,2月底,王老伯騎自行車時,不慎撞上路緣石摔倒,表面僅見輕微擦傷,尚能自主坐起。然而,寶山交警在現場發現其面色逐漸蒼白,當即啟動寶山120優先調度。轉運途中,王老伯血壓驟降,意識逐漸模糊。救護車飛馳至上海四院的同時,院前急救信息已實時傳至該院,急診科提前進入應急狀態。
王老伯送到上海四院時已陷入昏迷,該院急診一科馬林浩主任攜段立偉醫生團隊帶領創傷救治小組,立即著手液體復蘇,完成氣管插管。6分鐘內,完成床旁超聲初篩,鎖定腹腔大出血。36分鐘內,通過增強CT精準定位肝右葉破裂口。該院肝膽外科、創傷骨科、放射科和急診科等多個科室專家同步集結,CT室現場聯合讀片后決定“直入手術室”。
手術中,該院肝膽外科團隊發現王老伯肝臟嚴重碎裂,肝內血管、膽管多處斷裂。主刀醫生、肝膽外科主任宋振順迅速實施右肝動脈結扎及破損修復,同時啟用自體血回輸技術,回收并回輸2000余毫升自體血,輸血科同步調配6000毫升成分血支持,手術得以順利完成。宋振順介紹:“嚴重肝損傷死亡率達30%至50%,合并嚴重失血性休克時死亡率更高。王老伯術中的肝臟損傷嚴重,出血量大且快,救治難度很大,目前他病情不斷向好,要歸功于搶救及時,手術恰當,多科協作?!?/p>
術后,王老伯轉入重癥醫學科,該科主任方宗平團隊徹夜持續守護他,并實時監測、動態評估凝血功能,規避創傷后凝血障礙,精準實施滴定治療,穩定內環境,成功預防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呼吸管理方面,該院重癥醫學科呼吸管理團隊以個體化策略為核心,結合床旁肺超聲、血氣分析、肺順應性監測等手段,精準設定通氣參數,合理應用自主呼吸訓練和間歇自主呼吸試驗(SBT),動態評估脫機時機。王老伯病情穩定后,團隊在充分評估呼吸儲備和氣道保護能力的基礎上,精準實施拔管操作,確保拔管安全順利,為后續康復鍛煉順利展開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王老伯的成功搶救,主要得益于四院創傷中心構建的‘警-醫-急救’三方聯動協作,同時院內多學科專家協作支持,為他筑牢了生命防線?!睋R林浩介紹,首先是院前預警。寶山交警與寶山120實時共享傷情,實現“醫生等患者”。其次是極速診斷。床旁超聲與增強CT“雙保險”鎖定出血源。第三是創傷控制復蘇。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團隊通過操作目標導向液體治療維持循環穩定,實施創傷控制復蘇。第四是微創干預。術后,王老伯出現膽瘺時,肝膽外科團隊通過ERCP-ENBD微創技術完成救治閉環。
四院副院長陳舜杰表示:“面對王老伯如此危重的創傷病例,多學科無縫協作是成功的關鍵。從事故現場到120急救,從急診搶救到外科干預,再到重癥監護器官功能支持,每個環節的精準銜接,最終為他贏得了生機。近年來,上海四院創傷中心救治危重創傷不斷積累成功經驗。該中心已與虹口警方、寶山警方及120急救中心建立長效協作機制,形成‘現場預警-快速轉運-多學科救治’的完整鏈條?!?/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