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位于武陵山腹地的重慶市黔江區,兩萬多畝春茶正在迎來采摘旺季。春和景明的好行情,讓村民們每天忙于采茶的樂趣之中。一片小茶葉,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春茶與山巒,如詩如畫。
走進黔江區小南海鎮荊竹村,瞬間映入眼簾的是連綿起伏的生態茶園,一壟壟茶樹青蔥翠綠,飽滿的茶芽俏立梢頭,微風拂過,茶香氤氳。
放眼望去,美麗的村民穿梭在青綠之間,雙手上下翻飛,嫻熟地捻下飽滿鮮嫩、柔軟飄香的茶葉,丟進腰間的竹簍。
一個小竹簍,一片茶葉情。
“我們這里的春茶品質高,大概每天要采摘1噸左右的鮮葉。”小南海鎮荊竹村茶葉基地管理人員談雪梅介紹,“我們荊竹村的茶葉主要是供加工安吉白茶用,現在市場行情好,基本上都是采摘一批,加工一批。”
說起這小小的一片片茶葉,小南海鎮荊竹村黨支部書記舒軍很是自豪,他說:“我們村的‘明前茶’可以賣到1200元左右,是‘雨前茶’的1-2倍。我們村的茶葉基地,全年可帶動140余戶村民通過務工和土地流轉,實現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舒軍透露,荊竹村每畝茶園的年產值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整個茶產業每年能夠為荊竹村帶來將近40萬元的收入。
荊竹村大力抒寫鄉村振興茶文章。
小南海鎮具有優越的生態環境,如今的1300多畝茶樹有龍井、黃金芽、安吉白茶等品種。小南海鎮宣傳統戰委員楊波說:“我們鎮的村集體聯動龍頭企業,建立起了穩定的聯農帶農機制,新鮮的茶青在當天就會趕制成新茶,并通過直播電商+線下訂單的模式進行銷售。”,
對于小南海鎮荊竹村未來的發展,舒軍有一個美麗的規劃,他說:“在鄉村振興的大時代中,我們正在圍繞采茶體驗、農事節氣等,推出特色茶旅觀光路線,開發茶葉文創產品,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大力抒寫鄉村振興茶文章。”
近年來,重慶市黔江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做大做強茶產業的同時,積極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目前,當地的2萬多畝春茶正處于采摘高峰期,采茶忙的景象將會持續到6月份,武陵山的優質茶葉進入更廣闊的市場,預計將帶來3000余萬元的年產值。
(陳勝彪/文 張瑜洋/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