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閃電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疾”,蔡鍔,原名蔡艮寅。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寶慶,也就是如今的邵陽市。他家境貧寒,卻自小聰慧過人。13 歲考中秀才,15 歲踏入湖南時務學堂求學,深受老師梁啟超的喜愛,17歲時東渡日本留學,憑借自身出眾才華,20歲便在日本學校聲名遠播。21歲回國后,投身軍隊,29歲就當上了協統。
1911年,29歲的蔡鍔出任云南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相當于現在的旅長。同年,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槍響,蔡鍔與新軍同盟會成員毫不猶豫地發動起義,也就是“重九起義”。起義成功后,年輕的蔡鍔被推選為云南都督,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都督。
那時的云南,局勢復雜得像團亂麻。云南與緬甸、越南接壤,19世紀末,這兩國淪為英法殖民地,列強對云南虎視眈眈,隨時可能伸出侵略之手。社會民生方面更是糟糕,工農產業發展艱難,社會亂象叢生。潰軍與土匪勾結,到處劫掠洋行和企業,百姓整日擔驚受怕,財政收入幾乎停滯。
但蔡鍔沒有絲毫退縮。在民生領域,他積極作為,勸禁纏足,嚴禁販賣和吸食鴉片,禁止賭博,破除封建迷信,倡導男女平等,推行服飾改革,努力移風易俗。經濟上,他開源節流,精簡政府機構,兩次遣散冗余人員和軍隊,還帶頭降低薪資。他整頓鹽政,改革稅制,創辦富滇銀行,鼓勵實業發展,利用云南礦產豐富的優勢,擬定《云南礦物開發章程》,推動礦業開發。朱德回憶辛亥革命時說,蔡鍔的這些努力,讓云南面貌煥然一新。1912年,云南財政不僅沒有赤字,還結余20多萬,甚至主動接濟貴州5萬,給中央財政提供20萬元支持,創造了云南財政史上的奇跡。
1915年,袁世凱妄圖復辟帝制,蔡鍔毫不猶豫地投身護國運動。1916年元旦,護國軍在昆明誓師,發布討袁檄文。蔡鍔親率部隊入川,支援護國戰爭。他堅定地說:“我們明知力量有限,未必能扛得住,但為了四萬萬同胞的人格,非拼著命去干這一回不可。” 護國戰爭中,護國軍幾千兵力對抗北洋軍10萬人。
據護國第一軍代參謀長石陶鈞回憶,當時陣地日夜不得安寧,軍隊給養不足,子彈供應也不及時,疲憊不堪。但蔡鍔以大義激勵將士,憑借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鼓舞了護國軍士氣。朱德回憶戰前見到蔡鍔時,十分心疼:“蔡鍔起身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大吃一驚,說不出話來,他瘦得像鬼,兩頰深陷,整個臉上只有兩眼還閃閃發光。” 即便身患重病,蔡鍔仍堅持親自率部前往四川作戰,擔任總司令。身邊人勸他:“你有病在身,帶隊去會送命的?!?蔡鍔卻堅定回應:“也無他法?!?/p>
1916年11月初,蔡鍔在日本九州福岡醫科大學醫院彌留之際,心里裝的全是國家大事和護國戰爭的遺留問題。蔡鍔逝世后,孫中山為他撰寫挽聯:“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敝斓略u價:“為民國再造,推翻帝制,論首功當推邵陽蔡公。”當時的民國政府為蔡鍔舉行了國葬,他成為民國歷史上第一個享有國葬殊榮的人。
蔡鍔臨終前遺憾地說:“我不死于對外作戰,不死于疆場馬革裹尸,而死于病逝,不能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自覺死有余憾?!辈坦Ч?!不愧為護國軍神!吾曹當用時銘記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