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晝,人們并不會意識到光的存在,只會順其自然的,有看見的意識狀態。只有黑暗降臨的時候,我們才發現缺少了藉以參照的「光」的存在。
某種意義上,我們的生活空間是完全由兩種物質填滿的,那就是空氣與和每天我們身邊的器物。我們所能感知到的器物的輪廓和形態,是光穿透空氣,描繪出的空氣與器物的交界線。光作為媒介,始終在空氣與器物表面之間呈現著物件的美。籍以光的描繪,我們體味著物的輪廓,物的色彩以及物帶給我們的種種的感受。
沒有光這個介質,我們也就失去了感知物體的能力。
光線任性的變幻,無意于以何種姿態著陸或停留,但是它的所到之處,卻為我們帶來了事物的各種表情和溫度,從而引領著我們的各種情緒。光線所特有的、對整體的整合力量,是任何一種物質無法比擬的,也正是這束光,讓我們看見了時間,也看見了時間的力量。
“光本身就是美的,因為它的本性是簡單的,而且同時自身就是一切。所以,它是最統一的,而且由于其均一性而與自身處于最和諧的比例之中;和諧的比例即是美。所以無論物質的形式是否有和諧的比例,光本身卻是最美的和看上去最使人愉悅的。”牛津大學的首任校長格羅斯泰斯特在《論光》里寫下了這段文字。
這種愉悅的確讓人迷戀,因為它是生命與生俱來的,對于事物的空間布局、存在形式、歸屬或事件發生順序、和和諧有序的要求,是基于人類共同的心理意識,形成的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各種規則而產生的秩序感。
秩序是自然進程和社會進程正常的運轉或良好的狀態的保障,也是我們通過觀察周圍環境來預測規律的運動變化,來發現未來的發展方向的方法。
秩序的建立和存在,就有了我們需要的安全感。我們習慣了自然環境和人類行為的規則,習慣了光的指引,水和空氣的包圍,習慣了循跡而往。
對人來說,「光」這個意識,不僅僅是來自太陽,更是來自火焰。
不管是偶然,還是不斷的探索,人們山洞中燃起的火焰,驅散黑暗與寒冷,抵御野獸與蚊蟲,同時也帶來光亮、溫暖與安全的感受,消除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憂患。對于人們來說,火焰能帶來溫暖的同時,也能帶來光,是活著的希望,雖然也蘊含著無法控制的力量與危險。
通過對火的把控,人們完成了光的再造,也完成了頭腦中對光的記憶,內心對火的那份溫暖的依戀。
人們最初應該是依靠太陽和月亮的光來照明,這應該是人最早適應的自然規則,所以,一到晚上,所有的行動都被月亮的那一絲微光限制住了。直到火堆出現,為人類提供了照明的第一個“光源”,這也是人打破自然的規則,試圖重建秩序的關鍵一步。從此人類也開始了能夠控制自如的的照明生活。
也許照度不一定很大,照的范圍也不是很遠,但畢竟嘗到了打破自然規則的甜頭,于是,人們又開始了各種對照明的新的嘗試。從材料的實驗,到方便攜帶的實驗,逐漸的,用松明子做的火把出現了,燒油脂的油燈也出現了。
雖然燈光很微弱,但也能驅散黑暗,因為那是守望著希望與未來的光。那束光,如同萬年前的火堆……在黑夜、孤寂處,忽明忽暗的火焰,帶來微弱的光與暖,抵御黑暗、饑餓、寒冷、孤寂、空虛與危險,以及火光帶給人們的心安和溫暖。
多謝大家的關注,我們的新書已經出版。
我們的研究和寫作還會繼續,雖然路一定很遠,一定很長。我們也愿意繼續分享我們的迷茫和走出迷茫的那種快樂,分享我們所能看到的值得珍惜的一個個日常,以及它們生長出的世界......
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和我們一起看到。看到那個看不見的日常。 期待一起相聚,一起尋日用之道,一起發現日用!
發現日用:https://item.jd.com/10122723675768.html
日用之道:https://item.jd.com/10122721588242.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