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候鳥遷徙的季節,農田、莊稼、菜地中總會傳來農民們的嘆息聲,因為他們的莊稼、糧食或蔬菜成了鳥類啃食的目標。
2024年3月8日,遼寧省大連市的肖某,在夜晚走路的時候,覺得夜太靜,同時聽到了土山背后的鳥啼聲,覺得又太吵。因酒后失控,肖某感覺這些鳥叫,就像是在嘲笑自己。于是他竟然翻山闖入了動物園的鳥舍,對火烈鳥進行了瘋狂的追打,導致10多只火烈鳥不幸身亡。這一事件震驚了社會,肖某因此被判有期徒刑5年。
肖某的行為,被稱作想象競合犯。對珍惜動物、瀕危動物都有著極大的危害。經過調查,肖某的涉案動物價值高達人民幣28萬元,因此被認定為故意損壞財物,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
這一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擾時,我們應當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讓情緒失控,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
但要說自己控制情緒,談何容易。每到飛禽南北遷徙的時候,在農村,總會發生人與鳥的沖突。
去年12月底,湖北十堰龍潭灣村的兩位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菜園不被鳥類啃食,竟然在菜地上架設了防護網,結果導致132只鳥類因掛網而死亡,其中包括二級保護動物紅嘴相思鳥等多種珍稀鳥類。
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認為兩位農民架設防護網的目的在于保護菜園,并非出于非法狩獵的目的,因此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小。最終,兩位農民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年3個月和2年,緩刑3年,并各處罰金1000元。
同樣的事情也在其他地方發生。去年8月,云南省彌勒市的兩位農民為了保護自己的馬桑不被鳥類啃食,私自架設了粘網,結果捕獲了87只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保護品種。最終,他們因非法狩獵罪被判刑。
有人是為了保護菜園而無意傷害鳥類,也有人則是出于好奇或貪念而做出傷害鳥類的事情。
在甘肅省鎮原縣,一位農民因為想吃野味,竟然使用毒藥毒殺了24只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最終,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近年來,農村地區捕獵鳥類的活動愈發猖狂,這背后是非法交易的驅使。在一些農民家中,甚至存有大量的捕鳥網和誘捕機器;在一些農村地區的花鳥集市上,也能看到被捕獲的野鳥被公然交易。盡管有一系列禁令出臺,但公開交易仍轉為暗地交易,保護動物在黑市中依然屢見不鮮。
捕鳥現象屢禁不止,這不僅是對野生動物的傷害,更是對人類文明的挑戰。隨著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珍稀野生鳥類越來越常見,它們與人類的沖突也日益增多。為了保護莊稼和蔬菜,農民們開始私自架網,但由于對珍稀保護動物的不了解,誤觸法律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政府和社會組織應當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同時我們也應當為農民提供更好的驅鳥方式和技術支持,減少他們與鳥類之間的沖突。對于因鳥類遷徙而造成的農作物損失,政府也應當給予一定的補償。
在剛剛過去的鳥類遷徙過程中,您的家鄉是否也出現過私設捕鳥網的情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