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建國同志的神助攻,對比亞迪、上汽和吉利等中國上市車企,意義重大。
作 者 | 海運倉
責 編 |林 東
出 品 | 汽車K線
歐盟和中國已同意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消歐盟于2024年征收的關稅。
當地時間4月10日,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證實,歐委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通話時,已經同意為中國出口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展開談判。
01
德國《商報》報道顯示,相關談判已經啟動。4月8日,王文濤與謝夫喬維奇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準入相關問題,并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以及討論中歐汽車產業投資合作問題。
自去年10月起,歐盟對中國輸歐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反補貼關稅,總稅率最高達45.3%。
其中,上汽集團、比亞迪和吉利汽車三家中國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征收關稅屬于較高水平。中國隨后則對歐盟白蘭地征收臨時關稅進行反制。
此前,有消息稱,中國曾提議將電動汽車最低售價定于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以避免關稅,但被歐盟拒絕,因為歐盟認為單一最低價格不足以應對補貼損害。
所以,中歐就電動車貿易問題,陷入僵局。
02
然而,這一切因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就職后開始發生深刻變化,在特朗普對世界多國祭出各種關稅以來,中歐關系出現改善勢頭,這直接推動雙方愿意突破一些貿易阻礙。
過去一段時間,與美國向來關系緊密的歐盟,對美國失去了耐心。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成員國常駐代表舉行會議后,批準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回應美國對進口鋁和鋼鐵征收25%的關稅。
不僅如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還表示,歐盟將在特朗普暫緩額外關稅的90天期間,與華盛頓方面尋求“完全平衡”的協議。
但馮德萊恩警告說,如果談判失敗,她已經準備好將跨大西洋貿易戰爭大幅擴大到服務業,其中可能包括對數字廣告收入征稅,這將沖擊Meta、谷歌(Google)和Facebook等科技集團。
最近,不少歐洲車企都趕在美國對等關稅前,將車輛運往美國。
03
值得注意的是,4月11日,歐洲理事會發言人表示,歐盟首腦和中國高層將于7月下旬在中國舉行峰會。
汽車產業則是中歐雙方工業制造業合作的重要領域。所以,不難預計,關稅替代方案有望于今年上半年達成。
對此,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對歐中啟動相關談判表示歡迎,稱征收關稅是個錯誤,并指“無論全球形勢如何發展,也必須討論如何減少國際貿易中的障礙和扭曲,而非設置新的障礙。”
同樣,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也非常希望全球前三大汽車市場之一的歐盟,能夠對中國汽車敞開公平的大門。
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可能在政策效應下保持較高增長,但明年市場可能因相關政策退坡受到影響,中國車企走出去更為迫切。
屆時,對于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等中國海外布局較強的上市車企,無異于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04
縱觀歷史進程,中國發展中歐關系的意愿清晰堅定,但歐盟方面對于中歐合作仍存分歧。有分析指出,“對華合作究竟是歐盟對美國打中國牌的策略,還是不管風云(參數丨圖片)變化都應推行的戰略,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談判。”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40年,外資汽車公司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做出過很大貢獻,同時中國市場也為歐洲汽車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甚至幫其度過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和2012年的歐債危機。
所以,對中歐經濟和汽車行業,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05
今年以來,大眾汽車集團、寶馬集團、梅賽德斯-奔馳和Stellantis集團高層先后訪華,謀求進一步深化合作,而中國對外資公司也持非常自信開放、包容發展的態度。
例如,早些時候豐田汽車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在上海獨資國產,展現出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對外開放合作的決心從未改變。這堅定了外資公司在中國發展的信心。
對于中歐汽車領域“設定最低價格”這一貿易策略,旨在“既維護歐洲市場公平,又為合法貿易創造空間”,相較于去年實施的反補貼稅,這種價格管控方式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所謂“進口最低價格”指的是一國政府規定某種進口商品的最低價格,凡進口貨價低于規定的最低價格則征收進口附加稅或禁止進口,以達到限制低價商品進口的目的。
Views of AutosKline:
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會停止,也不可能被任何障礙阻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