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1914—1996),原名梁維周。杰出的人民藝術家,一生獻身于中國革命事業,他既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又是中國當代文學巨匠和造詣精深、風格獨具、享有盛名的國畫家、書法家。
梁斌是河北蠡縣人,他于1930年考入保定第二師范學校,參加過著名的“二師學潮”。1932 年發生的“高蠡暴動”,對梁斌影響很大,他曾以此為題材寫過短篇小說《夜之交流》《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等。他1933年到北平,1938年任冀中地區“新世紀劇社”社長,1942年起從事地方工作。歷任中共湖北襄陽地委宣傳部長兼襄陽日報社社長、武漢日報社社長、中央文學講習所黨支部書記、河北省文聯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等職,1985年以正部級待遇在津離休。梁斌于195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紅旗譜》。這本小說1957年底出版,影響廣泛,被當時評論家稱為概括了中國農民的“苦難史、斗爭史、革命史”,藝術上也有自己的特色。1963年《播火記》出版,1983年《烽火圖》出版。《紅旗譜》的出版轟動文壇,它的影響力50年不衰。據不完全統計,《紅旗譜》發行600余萬冊,譯成英、俄、日、法、朝、越、西班牙等七國文字,先后被改編成電影、話劇、評劇、京劇和電視劇。20世紀70年代,梁斌在“文化大革命”的逆境中依然筆耕不輟,在“牛棚”里構思并完成長篇小說《翻身記事》。它于197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80年代,梁斌相繼出版了散文集《春潮集》《筆耕余錄》和大量的回憶錄。1991年梁斌出版了長篇回憶錄《一個小說家的自述》。
往期劇照
長篇小說《紅旗譜》是梁斌先生為中國當代文學奉獻的一部文學精品,出版至今六十多年了,依然如茅盾先生當年所贊為“里程碑的作品”,標志著中國當代文學演進的腳步與成就。
它是一部中國農民覺醒與奮斗的寬廣壯麗的史詩;它強烈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標志著“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回歸本土、回歸民族文化的重大成就;它慷慨悲歌、燕趙風骨式的悲壯美別開生面,創造了審美新境界,獨步文壇,鮮有來者;它所塑造的以朱老忠為代表的中國農民文學典型,不僅豐富了當代文學人物畫廊,而且振聾發聵,至今巍然屹立。
《紅旗譜》從歷史的高度,深刻概括整個民主革命時期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揭示中國民主革命的農民問題,揭示農民和共產黨所領導的民主革命的關系上所達到的廣度和深度,是“五四”以來反映農民問題小說中一個集大成者,它所昭示的中國社會發展規律,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現當代文學史上被譽為“一部描繪農民革命斗爭的壯麗史詩”。
該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改編的大型話劇《紅旗譜》于2014年首演。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6周年,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紀念梁斌先生誕辰111周年,緬懷杰出的人民作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當代文學巨擘和風格獨具的書畫藝術家梁斌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梁斌先生傳遞出了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心靈深處的最強音,梁斌精神和他的文學藝術遺產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讓紅色經典唱響我們心底的共鳴,點燃我們自信自強與創造、追尋的信仰之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