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來到第8天,萬斯首次提到了“對華開戰”,他強調,正是因為有特朗普在,美國才強壓下內部某些人“對中國開戰”的念頭。
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寫道“華盛頓有一群‘內部人士’,他們既想與中國開戰,又想讓中國為我們生產大量關鍵物資……這簡直瘋了,特朗普總統希望和平,但也希望美國經濟實現公平貿易,并且變得更加自力更生。”
【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炮轟主張對華開戰的人】
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美國內部反對的聲音很多,其中也包括共和黨的建制派。而萬斯這里提到的“華盛頓內部人士”,其實就是指信奉新保守主義的共和黨人。
美國的新保守主義者,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小布什、前副總統、伊拉克戰爭的主要策劃者迪克·切尼、前國務卿蓬佩奧,以及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
新保守主義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但不僅限于:傾向于運用“善惡二分法”看待世界、更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而不是外交手段、強調美國單邊行動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削弱福利國家。
【美國新保守主義者的主要代表人物:小布什和前副總統迪克·切尼】
了解了這些,自然也不難理解為何新保守主義者支持與中國開戰:只不過小布什政府時期中美關系整體比較平穩,而且當時美國主要關注的是中東,而非中國和亞太地區。
在過去幾年,特朗普派,或者叫Maga派已經成為共和黨內部的絕對主流,勢力龐大,但靠著小布什時期留下的底子,新保守主義者仍能通過政府、國會、司法、智庫、華爾街等方式影響白宮的決策。
特朗普1.0時期,像蓬佩奧、博爾頓之流甚至還能在白宮內部擔任高級職位。到了2.0時期,新保守派的勢力進一步被特朗普壓制:本屆白宮內閣中沒有任何一個關鍵職位由新保守派人士擔任。在參眾兩院的選舉中,大部分偏精英屬性的新保守派候選人也被Maga派們打得抬不起頭。
不過特朗普畢竟是總統,他還是要團結共和黨內部的,至少在公開場合,他基本上不會直接點名小布什和新保守主義者。而萬斯則成為他的嘴替,替他把這些不方便講的話講出來。
【萬斯則成為特朗普的嘴替,替他把這些不方便講的話講出來】
其實早在去年5月,當時還是參議員的萬斯就在一場演講中批評新保守主義者在中國議題上的觀點。他是這么說的:
“若按照‘是否同意與中國開戰’和“是否同意讓中國制造美國所需的一切”兩個標準制作一個四象限圖,新保守主義所處的象限絕對是最愚蠢、最糟糕的那個:他們既想讓中國制造美國所需的一切商品,同時又想著與中國開戰。”
“我個人的觀點是,我堅定地反對與中國開戰,但同時,我也希望美國能夠更加獨立自主地生產自己所需的產品。”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我實在不想與一個為我們生產幾乎所有抗生素的國家開戰,這些新保守主義者們真應該剎剎車了……”
【萬斯:“我個人的觀點是,我堅定地反對與中國開戰”】
“中國如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經濟體。倘若將來美國打了敗仗,其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允許了自己的第一大對手變成了最強大的工業經濟體。我擔心在十年內,這件事就會發生,但愿這不會成為現實”
其實從萬斯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斯以及跟他持有類似觀點的人并非屬于真正的“反戰主義者”。他們只不過是基于現實主義的角度出發,認為一個“去工業化”嚴重的美國現在無力與中國開戰。所以目前美國要做不是與中國這樣的工業大國開戰,而是優先發展自己的工業,讓制造業回流美國。
而回流的進程完成后,美國就有條件與中國開戰了,屆時萬斯這些人估計就會語氣一變,轉而鼓吹戰爭。
【萬斯以及跟他持有類似觀點的人并非屬于真正的“反戰主義者”】
萬斯在演講中有這么一句話:“我不認為中國是我們的朋友,我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憤怒,然而最讓我感到憤怒的是,美國前任的總統們就這樣讓一切發生了。”
上周他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還用明顯帶有貶低和歧視意味的詞語“鄉巴佬”來形容中國人,一度引發廣泛的批評。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萬斯的言論證明許多美國精英仍然活在上個世紀。
可以說,萬斯和他批評的那些新保守主義者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骨子里還是充滿著對中國的偏見、帝國主義的蠻橫,還有傲慢無知的秉性。他比新保守主義者們強的唯一一點,就是他還知道中國是一個工業大國,而美國正深陷“去工業化”的泥潭無法自拔。
但不論如何,最后還是那句話:中國不好戰,但也不怕戰。即使未來有一天新保守主義者或者其他的對華好戰派再度崛起,成了華盛頓的主流,中方也隨時做好了硬碰硬的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