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迅(通訊員 徐紅云 李巍 記者 李孝華 )近年來,漢濱區五里小學以“五育并舉”為綱領,錨定勞動教育核心支點,構建起“家校社協同共育、學段階梯式推進、五育有機交融”的特色勞動育人體系,通過“課程鏈”貫通知識邊界、“實踐場”激活成長潛能、“評價網”賦能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家校協同植沃土 社會聯動育新苗
勞動教育不是學校的“獨角戲”,而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協奏曲”。五里小學打破傳統教育邊界,構建“家庭勞動日常化、校園勞動責任化、社會實踐公益化”的育人生態。
從“會勞動”到“愛勞動”。學校為各年級制定《家庭勞動清單》,每月聚焦1項生活技能培養。低年級學生從“系鞋帶”“整理書包”起步,高年級學生則挑戰“創意收納”“涼拌菜制作”。家長通過拍攝視頻、填寫《勞動成長手冊》記錄孩子的進步,家校聯動讓勞動成為家庭生活的“必修課”。
小崗位里的大擔當。每班劃分衛生責任區,學生化身“綠化養護員”“垃圾分類督導員”,參與教室清潔、綠植養護等日常勞動。中高年級學生還在校園勞動基地種植花草,通過翻土、播種、記錄生長日志,在實踐中感悟生命與責任。
勞動中的社會課堂。學校聯動社區、農場、養老院等資源,開展“田間小幫手”“月河環保行”“敬老志愿服務”等活動。學生走進田間地頭除草施肥,參與社區環境整治,為老人制作手工藝品。勞動不再局限于技能學習,更成為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載體。
階梯課程筑根基 勞動實踐促成長
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學校構建“啟蒙—實踐—創新”三級課程體系,讓勞動教育既有梯度又有溫度。
低年級以趣味啟蒙,感知勞動樂趣。用游戲化活動激發興趣,如“小書桌大變身”整理比賽、“綠植養護日記”等。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知勞動樂趣,初步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中年級以技能提升,體驗勞動價值。通過校園種植、家務挑戰賽等活動,學生使用小鋤頭翻土播種,學習洗碗、掃地等技能。勞動課堂融入科學知識,如觀察植物生長周期、探究垃圾分類原理,實現“做中學、學中悟”。
高年級以創新拓展,踐行勞動責任。結合舊物改造、社區服務等項目,如設計“垃圾分類箱”、參與“田間技術”,引導學生將勞動與創新思維、社會責任相結合。
五育融通展新篇 勞動賦能育全人
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四育深度融合,形成“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全人培養模式。
以勞樹德,培育感恩與責任。“勞動感恩卡”“雷鋒式好少年”等主題活動,讓學生為父母、保潔員、園丁制作感謝卡片,參與社區公益服務。勞動成為感恩教育的鮮活載體,學生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社會責任意識顯著增強。
以勞增智,實踐中深化認知。勞動課堂與學科知識聯動:數學課上計算種植間距,科學課觀察植物光合作用,語文課撰寫勞動日記。學生發現“知識有用”,學習主動性大幅提升。
以勞強體,錘煉意志與體魄。翻土、除草、清潔等體力勞動成為“天然體育課”。2024年學生體質測試優良率同比提升8%,近視率下降3%,勞動悄然為健康賦能。
以勞育美,創造中發現藝術。“水果拼盤大賽”“端午手繪創作”等活動,將勞動成果轉化為藝術表達。學生用廢舊材料制作收納盒,用校園蔬菜擺出創意造型,審美素養與環保意識同步提升。
月月主題顯特色 四季勞動結碩果
學校以“每月一主題”打造勞動教育品牌,形成貫穿學期的育人鏈條,讓勞動教育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
三月“勞動筑夢”。結合植樹節,開展綠植認養、河岸環保實踐,學生在勞動中厚植生態意識。
四月“播種希望”。親子種植、校園春耕,一粒種子從入土到發芽,讓學生感悟生命與堅持的力量。
五月“技能闖關”。自理能力比拼、家務挑戰賽點燃學生熱情,“勞動小明星”成為校園明星。
六月“感恩收獲”。采摘校園蔬菜制作美食,開展端午文化實踐,勞動與傳統文化的碰撞讓教育更具厚度。
九月“敬師傳情”。教師節開展“三個一”行動。制作一張再生紙感恩卡、培育一盆教師節主題多肉盆栽、錄制一條勞動技能展示視頻,用可持續的方式傳遞尊師情誼。
十月“家國同耕”。國慶節舉辦“金秋豐收節”,組織玉米脫粒等競賽,在《鄉土農具檔案》繪制中感悟“傳統農具里的中華文明史”。
十一月“創變新生”。開展“21天可持續行動”,用牛奶盒制作分類垃圾桶、舊衣服改造環保袋、落葉拓印裝飾畫,舉辦校園低碳展覽會。
十二月"暖冬知味"。冬至日啟動"中國胃·傳家味"項目,包餃子悟節氣飲食智慧,腌臘八蒜學食物保存技藝,編織毛線坐墊贈敬老院老人。
一月“技能萬象”。期末舉辦“勞動技能游園會”,設置縫紐扣、編中國結等闖關攤位,學生憑《勞動護照》集章兌換校園勞動之星獎牌。
多元評價樹標桿 陽光成長看得見
學校建立“過程性記錄+成果性表彰”雙軌機制,讓勞動教育評價既有溫度又有力度。
成長檔案動態化。《勞動小賬本》,勞動日記、照片視頻等記錄學生點滴進步,納入綜合素質檔案。家長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看孩子的勞動軌跡,形成家校共育的數字化閉環。
榜樣引領常態化。每月評選“勞動之星”,期末舉辦“勞動模范表彰大會”。優秀事跡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微信公眾號傳播,營造“勞動光榮”的校園文化。2024年,全校共表彰“勞動之星”400余人次,學生勞動參與熱情同比提升30%。
從系鞋帶到田間勞作,從個人責任到社會擔當,五里小學的勞動教育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勞動”,更引導他們“為何勞動”。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勞動教育內涵,探索“勞動+科技”“勞動+文化”等新路徑,讓勞動教育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