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蘭州,一場變革正在進行,垃圾堆里的“煉金術”讓廢棄物變為城市寶藏。曾經,垃圾是城市發展的負擔,如今,創新理念與前沿技術攜手,經科學、高效處理流程,使餐桌上的殘羹剩飯和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變身”,成為“無廢城市”建設的生動樣本。
餐廚垃圾的“逆襲”:從垃圾到能源與肥料
每天清晨,甘肅馳奈生物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的餐廚垃圾收運車都會穿梭在大街小巷,將各個餐館、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收集起來運往處理廠區,開啟神奇的“變身之旅”。
甘肅馳奈生物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獲蘭州市政府獨家授權,以BOT方式投資、建設、運營蘭州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項目,是蘭州餐廚垃圾處理的核心樞紐。“目前,蘭州已建成主城區和永登縣全覆蓋式收集網絡,根據餐飲企業分布狀況、餐飲行業經營特點及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情況等因素,規劃收運線路102條,配置專用收集車59輛,有效簽訂《餐廚垃圾集中收運協議》1.2萬余家,有效收運店數近8千家,日均出車100余臺次、日均收運餐廚廢棄物360多噸,切實滿足了蘭州市餐廚廢棄物日產日清的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置需求。”甘肅馳奈生物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康紅利介紹。
收運后的餐廚垃圾是如何被高效利用的?記者來到位于七里河區西果園鎮晏家坪村韓家河的蘭州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廠。走進馳奈公司的處理車間,現代化的設備有序運轉,餐廚垃圾有序進入預處理系統,垃圾中的雜物被分離出去,剩下的有機物質被粉碎、攪拌,成為下一步處理的原料。經過預處理的餐廚垃圾進入厭氧發酵罐,這是整個處理過程的核心環節。在無氧的環境下,微生物將有機物質分解,產生富含甲烷的沼氣。這些沼氣就是餐廚垃圾“變身”的第一種成果,它可以用于項目廠區燃氣鍋爐、沼氣發電機,替代原煤或天然氣,降低生產成本。
厭氧發酵后的殘渣和殘液同樣是“寶貝”。殘渣經過脫水、除臭、添加營養成分等一系列處理,變成優質的固態有機肥,還能轉化為生物油脂、生物燃氣、復合微生物肥及土壤修復菌劑等,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餐廚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開發的清潔能源,年生產沼氣500萬立方米,年發電240萬千瓦時,年產生物油脂7000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3.75萬噸,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是我市實施“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運行十多年來,我們已累計收運處置餐廚廢棄物近150萬噸,相當于阻止了8.1萬噸‘地溝油’流向餐桌,在實現垃圾處理與資源綜合利用兩大目標的同時,優化了城市發展環境。”康紅利說。
為了保證餐廚廢棄物回收全程可控,將餐廚廢棄物收運納入大數據透明管理。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垃圾分類科工作人員邱子恒介紹,我市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已配備數字化收運溯源系統,具備GPS定位、收運線路、收運報表、數據統計分析等功能,可提供餐廚垃圾和廢棄油脂的產生點、收運過程、處置過程和最終去向等大數據信息,為餐廚廢棄物流向合法、產出能收、收后能處、信息可追溯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活垃圾的“重生”:綠色循環經濟新生態
“你好,舊冰箱可以回收嗎?”家住雁北路的馬女士撥打電話后,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員便上門拉走了舊冰箱。在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廢舊物資廢進新出的“重生”故事在這里上演。
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有限公司是第五批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主體申報、重點項目建設及牽頭單位,也是國家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標準制定實施單位,主要經營廢舊金屬、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舊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等業務。
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公司職工王泉清介紹,廢紙箱經過前端回收網點、分揀中心到末端園區造紙廠加工,可變為包裝紙,再由包裝廠生產出全新的包裝紙箱;回收的廢塑料經過分揀、清洗、造粒、注塑等環節,可制成各種塑料制品,如垃圾桶等;報廢汽車的廢棄輪胎和廢舊橡膠回收后,通過加工設備可制成膠粉等產品,進一步加工后可用作鋪設路面的添加材料。
據了解,一噸廢舊手機中含有高達400克的黃金、2.3公斤的白銀以及172千克的銅;每臺電視機中有3.5公斤塑料、1.4公斤鐵、600克銅、100克鋁……這些貴重金屬通過科學拆解和提取工藝,得以回收利用,實現了從“電子垃圾”到“城市礦產”的轉變。
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有限公司經理戴嘉泰介紹,目前已在甘肅省內及西安、西寧建成再生資源回收網點708家,在蘭州及臨夏、武威、酒泉等周邊地區建成分揀中心14家,有各種回收網點1708個,形成了以回收站點回收、分揀中心分類、產業園深加工利用“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體系和加工利用體系。
“我們開通了上門回收服務,可回收生活垃圾,如廢紙、廢塑料、廢舊家電、報廢汽車、大件家具等,撥打蘭州市12345民情通或965955百姓回收便民服務熱線,或利用‘易回收’等小程序,工作人員會上門有償回收。同時與甘肅蘇寧易購聯合開展廢舊家電以舊換新、進社區收購活動。”戴嘉泰介紹。
■記者手記
馳奈生物能源系統和興盛源產業園的成功實踐,只是蘭州市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縮影。近年來,蘭州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處理問題,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等手段,大力推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的發展。從餐廚垃圾到各類廢舊物資,蘭州在“無廢城市”建設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成功通過廢棄物“煉金術”,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廢棄物實現資源化利用,讓這座城市的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申琪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