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女排前隊長惠若琪再度成為焦點,憑借其在公益、教育與體育領域的卓越貢獻,她不僅入選了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獎擬表彰名單,更被江蘇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正式任命為“公益項目責任教練”,這一新身份的公開,標志著惠若琪在退役后的轉型之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也讓她成為外界眼中中國女排未來發展的潛在引路人。
作為中國女排“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惠若琪的職業生涯堪稱傳奇。從2013年擔任國家隊隊長,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率隊奪冠,她以堅韌的意志和出色的領導力,為球隊注入了“女排精神”的新內涵。退役后,她并未遠離排球,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對這項運動的熱愛。此次入選新時代青年先鋒獎,是對她退役后持續貢獻的權威認可。據悉,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杰出青年,惠若琪憑借在公益教育領域的深耕,與單雯等24人共同成為江蘇推薦人選,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惠若琪的新職位“公益項目責任教練”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角色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球隊教練,而是聚焦于公益項目的設計與執行。據江蘇省青年志愿者協會透露,惠若琪將負責統籌排球公益項目的整體規劃,包括鄉村排球教育普及、青少年排球人才培養等。她的職責包括制定項目標準、監督實施進度、評估項目效果,并親自參與一線教學與指導。這一任命,既是對她排球專業能力的信任,也是對其公益理念的肯定。惠若琪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希望用我的經驗,讓更多孩子愛上排球,讓排球精神在基層生根發芽。”
事實上,惠若琪的公益之路早已鋪就。她創立的惠基金,已覆蓋江蘇、青海、云南、貴州等地的40多所中小學,發起“百城百場”公益計劃,計劃在鄉村地區建設100片排球場地。她曾親自前往偏遠山區,為孩子們上排球課,用實際行動詮釋“體育扶貧”的意義。此外,她還擔任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80周年校慶形象大使,推動校園排球發展。這些經歷,為她積累了豐富的公益教育經驗,也為她擔任“責任教練”奠定了堅實基礎。
惠若琪的轉型,也引發了外界對“退役運動員價值再造”的討論。與一些運動員選擇商業代言或娛樂化發展不同,她始終堅守體育初心,將個人影響力轉化為社會價值。她的公開課、公益直播、科普視頻,不僅傳播了排球知識,更扭轉了公眾對運動員“花瓶”的刻板印象。正如她在一次論壇中所言:“運動員的價值,不僅在于賽場上的成績,更在于退役后如何用自己的故事激勵更多人。”
展望未來,惠若琪的新身份或許將為中國女排帶來新的啟示。在人才斷層、基層普及不足的背景下,她的公益項目可能成為培養后備力量的重要渠道。而她作為“責任教練”的探索,也為退役運動員提供了職業轉型的范本。可以預見,隨著她在公益教育領域的深耕,惠若琪的影響力將超越體育本身,成為連接社會與體育的橋梁。
從賽場上的“最美隊長”到公益領域的“責任教練”,惠若琪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斗的縮影,更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延續。未來,她能否以另一種身份,為中國排球書寫新的篇章?答案或許已在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