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靜安區市北醫院眼科中心上演了感人一幕。73歲的李女士(化名)在揭開眼罩后,激動地數著陳吉利主任伸出的手指:“4個!看見了!我又能看見了!”這標志著困擾她多年的白內障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李女士患白內障多年,因聽信“要等白內障成熟才能手術”的說法一直拒絕治療。今年3月,她的病情突然惡化,出現眼痛、頭痛等癥狀,被診斷為白內障膨脹誘發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陳吉利主任回憶道:“當時情況危急,角膜完全水腫,眼壓高達70多mmHg,前房因白內障膨脹幾乎消失,已經不適合做白內障手術,我們不得不先進行青光眼手術控制病情。”李女士在接受四級前節玻璃體切除聯合青光眼手術的一個月后,又接受了白內障手術,僅十幾分鐘就順利完成,術后視力恢復到0.5。
陳吉利主任指出,白內障是60歲以上人群的常見病,發病率約80%。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最佳方案。他強調“等白內障成熟再做手術”是過時的觀念,過熟的白內障反而會增加手術難度和風險。現代超聲乳化技術使手術切口僅2—3毫米,1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是安全高效的日間手術。
陳吉利主任運用3D導手術顯微鏡開展白內障精準手術。喻文龍 倪曉燕 攝影
針對患者常見的認知誤區,陳主任特別澄清:人工晶體并非越貴越好,要根據個體情況選擇;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根治白內障;高齡也不是手術禁忌,他曾為多位百歲老人成功手術。他建議當白內障影響日常生活時,就應及時就診評估手術時機,避免引發青光眼等嚴重并發癥。
白內障手術不僅能恢復視力,更能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希望通過科普讓更多患者走出誤區,及時接受科學治療。
原標題:《復雜眼病七旬老人重見光明,專家辨析白內障手術誤區》
欄目編輯:郭影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潘嘉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