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小米汽車高速車禍爆燃事件,不知道點醒了多少人對智駕的擔憂。
一時間車輛搭載的智能駕駛功能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智能駕駛引發的車禍,到底誰該擔責!
3月29日深夜,一輛小米su7在高速上發生車禍,出事后起火發生爆燃,車內的三名女生也香消玉殞。
根據事故細節的曝光才了解到,原來這起車禍又是智駕惹的禍!
事故發生前三名女生駕駛著車輛準備連夜前往安徽考編,但是并沒有自主駕駛而是開啟了NOA智能駕駛。
而整個事故也正是因為開啟了NOA引起,駕駛員太過相信智能駕駛,以至于系統沒能及時做出研判。
這很明顯就是太過相信智能駕駛引發的車輛事故,和車輛本身質量以及車企沒有任何關系。
而在這之后,是否應該相信智能駕駛以及智能駕駛發生車禍后到底該怎樣判責,一系列的問題全部呼之欲出。
從百度百科上查到的信息來看,智能駕駛被解讀為“完全取代人駕駛的技術”。
而在在隨后的詞條中又補充到“智能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不能盲目信任和過度依賴”。
“機器可以失誤無數次,但你只能失誤一次!”
這句話是網友所說的,不過這句話說的也非常有道理,機器失誤毀了無非就是再造一臺,但是生命沒了可就真沒了!
4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了一篇頗具熱議的文章,文章是關于智能駕駛領域的。
在文章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再次提醒到,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明確了目前智能駕駛的邊界。
此前有多名汽車領域人士也提到現在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概念模糊,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車企的過度宣傳。
不過現在公安部定性了,已經明確指出輔助駕駛不等于自動駕駛,也算是給老百姓提了一個醒。
L2、L3、L4、L5為車輛智駕等級,L5也就是最高級的無人駕駛,而對應的L2則為輔助駕駛,L3為自動輔助駕駛,L4則是自動駕駛。
很多車企為了宣傳時表現的車輛很高級,常常會直接宣傳NOA,但是NOA對應的級別其實還是L2到L2+級別,也就是只是輔助駕駛而已!
說了輔助駕駛就是輔助駕駛不是自動駕駛,所以就是很多車主會認為,我買了NOA功能的車輛,車輛就能夠實現自動駕駛,自己什么都不用再管了。
這個想法是完全錯誤的!科技再怎么強大,也不能將命交給一個冷冰冰的機器,更何況現在的車輛智駕功能還不算太過成熟!
并且如果智駕系統一旦出問題,那釀成的也將是大禍!一將功成萬骨枯,機器可以失誤無數次,但是命一有一條。
再說現在由智駕引起的車禍不算少數,如果真的是由智駕引發的車輛交通事故,那么相應的主要責任也由駕駛員承擔。
目前武漢市已經開始實施了相關條例,3月1日武漢市實施了《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條例》,并且在條例中也明確寫出了責任劃分。
現在留給那些“遙遙領先”們的時間不多了!有些人動不動就認為智駕比自己開的好,因此過度依賴智駕,一有事就找智駕。
武漢市的這個條例中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并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當由智能網聯汽車一方承擔責任的,由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通俗一點來說,也就是說車主或者駕駛員逃不了責任了!武漢市實施條例也算是開了一條先河。
并且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的文章中,也明確劃分了智能駕駛的0-5級詳細定義,并且明確寫出了現在并沒有3級自動駕駛汽車。
也就是說現在的那些車企不管宣傳得多么花里胡哨,全部都是2級輔助駕駛而已,3級自動輔助駕駛尚未實現!
但是智能化依舊是個趨勢,當然也不能全盤否定,條例也不過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而已,也不必過于擔憂。
現在新一代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自動駕駛的趨勢肯定是不會改變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必然會越來越完善。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定性也算是給所有人提了個醒,那就是千萬不要過度相信車企的宣傳,不要被車企宣傳的高級智能駕駛所蒙蔽了雙眼!
目前L3自動駕駛雖然正在試驗中,但是要想實現落地仍需要5年的時間,預計在2030年中期實現規模化落地,而L4、L5技術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考驗。
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為了不讓家人哭泣,就算是開啟了輔助駕駛也千萬不要雙手脫離方向盤,一定要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什么上車就睡覺上車就追劇的這種事,千萬不要再干了,因為真要是出了事也全部都是自己擔責,并且這也是對自己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但是說再多也是白說,只有自己明白才是真理,為了不讓家人哭泣為了不讓白發人送黑發人,還是少聽一點網絡的離譜宣傳吧!
還是那句話“機器可以失誤無數次,但是你只能失誤一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