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4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鐵路局”)今年以來貨物發送量突破1億噸大關,累計運量10349.0萬噸,同比增運112.6萬噸,貨運總量及中歐班列單站開行量穩居全國前列,為強化“公轉鐵”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服務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
強化運輸組織 路網效能顯著提升
今年以來,西安鐵路局加快推進鐵路物流市場化實施,深化現代鐵路物流體系建設,持續提升生產組織效能,全力促進貨運增運上量。以雙龍國鐵物流專用線為試點,統籌運用機車車輛、站場線路等資源,創新推行“2+2+2”裝卸作業組織方案(即接入、作業、開行各2列),有效提高線路利用率;通過優化調機作業范圍、實施天窗時段平行作業、擴容下游接卸能力等舉措,實現裝卸效率翻倍提升。
加強管內重車卸車組織,動態分析貨物“到達、解體、編組、出發”全流程,提升下峪口、蕭家村、灞橋等站電煤卸車的任務兌現率,以卸車促裝車,進一步提升運輸效率。同時,聚焦新豐鎮、安康東、寶雞東等編組站及綏德、楊橋畔樞紐站,強化機列銜接與列檢作業效率,釋放關鍵咽喉區段運力,提升路網整體效能。今年以來,西安鐵路局日均裝車15883輛,同比增加超3萬輛;特別是在3月中旬,單日裝車量連續13天打破歷史紀錄,貨運增量效果明顯。
實施物流總包 “公轉鐵”助力企業降本
面對復雜市場環境,西安鐵路局推出12項“公轉鐵”增運措施,組建專業團隊深入成渝、“兩湖一江”等9大終端市場調研,開展“總對總”營銷,與延長石油、榆能集團、大唐集團、陜鋼集團等省內龍頭企業簽訂物流總包項目,鎖定運量達5869萬噸。主動承攬神華煤制油公司年40萬噸物流總包項目,預計為企業降低物流成本超1000萬元,該項目穩定開通荊門東站、吉安南站等6個站點的“門到站”運輸業務,現已輻射全國40個到站,累計發運14.12萬噸。
西安鐵路局還加大與愛菊集團、隆基光伏等民營企業的合作力度。今年年初,西安鐵路局物流中心通過積極摸排新貨源,鎖定剛剛竣工投產的陜西龍富綠源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公路短駁+鐵路運輸”的“一站式”服務,助力民營企業降本增效。截至目前,西安鐵路局已簽約物流總包項目115個,鎖定合同運量19362萬噸。
織密物流網絡 城際班列提速擴容
2月28日,首趟陜西至廣東的X8786次快速多式聯運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發車,滿載光伏產品、建筑材料、日用品等34車貨物,全程38小時20分,較公路運輸每噸成本降低4%。該班列每周固定開行5列,是繼去年開行X387入疆電商班列、X385進藏班列以來,第三條從陜西始發的快速多式聯運班列,也是西安鐵路局首次以托運人身份運營的物流服務項目,標志著陜粵兩地物流通道進一步暢通。
除此之外,4月9日,全國鐵路實行新的貨物列車運行圖,西安至烏魯木齊“絲路電商班列”的返程班列X9542次升級提速為快速多式聯運班列X8588次,列車運行時速由90公里調整為120公里,壓縮了全程運行時間,進一步為電商企業降本增效。
打造智能場站 中歐班列高效開行
為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西安)的運輸效能,去年年底,西安鐵路局對中歐班列(西安)始發站西安國際港站貨場完成升級改造,由原來的2束4線擴容至3束6線,年貨運量可達7500萬噸。改造升級后,西安國際港站運輸組織提升明顯,單日裝車最高達1366車,中歐班列運輸效率進一步提高。2025年一季度,中歐班列(西安)日均開行量超15列,累計開行量超100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路前列。
同時,西安鐵路局運用科技手段,加快西安國際港站智能場站系統建設,該系統通過門禁車號識別、箱號自動采集、實時數據共享等技術,實現貨物裝卸、稱重、監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并與鐵路95306系統無縫對接。目前,該系統正在緊密推進中,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全面建成。屆時,將進一步提升西安國際港站作業組織效率,為深化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通訊員 李弢 楊媛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