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圓滿舉辦,這場盛會猶如一扇窗口,不僅展示了琳瑯滿目的優質產品,更向世界傳遞出中國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與巨大潛力。
當前,部分企業面臨著所謂“對等關稅”的沖擊,但外貿企業并未坐以待斃。深圳博亞時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攝像產品遠銷歐美,經理范劍青自信滿滿,公司從研發到生產的全鏈條自主掌控,再加上多年行業積淀,足以從容應對挑戰。未來,他們還將加大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以更優質的產品開拓國外市場。中華老字號王源吉冶坊,其手工泥膜鐵鍋憑借獨特工藝和國內市場依托,去年出口額可觀,今年更是有信心實現大幅增長。億航智能首席運營官王釗也表示,公司營收主要來自中國市場,供應鏈高度本地化,關稅影響有限。這些企業用實際行動證明,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和市場多元化戰略,外貿企業展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
消博會積極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本次消博會開設“外貿優品中華行”展區,組織產品推介和供需對接活動。與此同時,拉美、東南亞、歐洲等地區經濟增長迅速,消費需求旺盛,與中國的貿易合作不斷深化。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雖面臨關稅政策變化的影響,但積極應對,計劃擴大出口市場布局,開發差異化產品,同時挖掘國內市場潛力,布局禮品瓷等細分領域。全意出海(南京)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CEO喻翔發現,國內消費品品牌拓展東南亞、拉美等市場的需求增強,他們協助出海企業重新核算費用和利潤,加強供應鏈協作,以消化關稅影響。在新的貿易形勢下,有能力持續供應的企業將迎來提升市場占有率的機會。
消博會上,眾多外商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合作力度,彰顯出對中國消費市場的長期看好。正大集團在海南自貿港積極布局,資深總裁張曙暉認為海南自貿港封關后將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和商品進入,潛力無限。瑞妍(中國)總裁孫亞宏表示,自第一屆消博會起從未缺席,通過參會與中免集團等建立合作,已基本完成在海南離島免稅店的布局,后續還將深化合作。外商的投資不僅帶來先進技術、管理和品牌資源,豐富國內消費市場供給,提升消費品質,還增強了消費板塊的穩定性和吸引力。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消費市場展現出的韌性成為吸引外資的核心磁極。外資正從“制造端投資”轉向“消費鏈深耕”。貝恩咨詢調研顯示,76%的跨國企業將“高端化、個性化、健康化”列為在華戰略重點。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首月訂單破百億元,山姆會員店中國區付費會員數突破600萬,資生堂亞洲研發中心落地上海浦東。摩根士丹利研報強調,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年均7%的消費支出增速,正在重構“全球消費品的定價權與創新標準”。這種從“成本導向”到“價值共創”的轉變,揭示了外資持續增配中國消費資產的核心邏輯——在14億人口消費升級浪潮中,獲取全球稀缺的確定性增長紅利。
中國消費市場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潛力,吸引著國內外企業的目光,將成為全球經濟復蘇中的一抹亮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