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掀起了“詩詞熱”,
這或許要歸功于前幾年的《中國詩詞大會》。
在欄目中,出現了很多的人才,
其中武亦姝讓人記憶深刻,她展示的才華,
到如今還讓人津津樂道。
但是自從憑才華出圈后,她就“消失”了,后考入清華,
那么畢業后她又怎樣了呢?
01
2022年的秋天,清華大學的校園里,楓葉剛開始染紅。
一張學生卡被遺落在自助注冊機上,
撿到卡的同學隨手拍了張照片,
發到朋友 circle。卡上的名字清清楚楚:武亦姝。
消息仿若一陣風迅速傳開,評論區仿若過節般熱鬧非凡。
有人驚呼“這是那個詩詞冠軍吧”。
那張小小的卡,仿佛掀起了一場回憶的波瀾,
把人們拉回了五年前,那個16歲女孩驚艷全國的夏天。
五年前,2017年的《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
燈光亮得刺眼。武亦姝站在臺上,
穿著簡單,長發披肩,臉上掛著淺淺的笑。
主持人拋出一個題目:說出含有“月”字的詩句。
她不急不慢,聲音清亮,接連報出好幾句詩,
從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詩經》的“七月在野”。
現場觀眾個個屏息凝神,就連評委董卿亦不禁側耳細聽。
比賽進入白熱化,她不小心答錯一句,氣氛瞬間緊張。
可她只是輕輕一笑,補上一句更冷門的詩,掌聲頓時炸開。
那一刻,舞臺屬于她,整個國家的目光也屬于她。
就連主持人董卿也為她的才華所折服,網友直呼:厲害了,我的姝。
比賽結束后,武亦姝的名字傳遍了大街小巷。
電視屏幕之上,她被尊稱為“國民才女”,
網友們則將她喚作“現代李清照”。
學校里,老師開始鼓勵學生背詩;
書店里,古詩詞的書被擺上顯眼位置;
家長們拿著她的,激勵自家孩子“看看人家”。
她不僅贏了冠軍,還掀起了一股詩詞熱。
舞臺上的她,像是從古書里走出來的,
帶著一股讓人移不開眼的書卷氣。
02
可沒人想到,這么耀眼的女孩,童年時卻是個小調皮。
武亦姝生于上海,其父為律師,
其母乃教師,家中書架滿盈著書籍。
小時候,她可并非這般“才女”模樣。
幼兒園里,別的孩子規規矩矩聽課,
她卻坐不住,東張西望,滿腦子想著玩。
放學回家,她直奔電視機,動畫片比課本有趣多了。
父母看她這樣,急得不行,
報了好幾個輔導班,想讓她愛上學習。
可輔導班的課本在她眼里像催眠曲,
作業能拖就拖,偶爾還偷偷跑去院子里捉螞蟻。
父母試過硬逼著她學,可效果適得其反。
武亦姝越學越煩,成績也沒見起色。
后來,父母決意另覓他法。
他們開始觀察她喜歡什么,帶她去學畫畫、彈鋼琴,
還買來一堆故事書。
很快,他們發現,她對書本有種特別的親近感。
每次翻開故事書,她的眼睛就亮了,
纏著爸媽講一個又一個。
父母抓住了這個苗頭,決定從書開始入手。
他們每天晚上放下手機,
關掉電視,坐在客廳里捧著書讀。
武亦姝好奇地湊過來,學著爸媽的樣子翻書。
家里漸漸有了個習慣:吃完飯,就是全家閱讀時間。
書打開了武亦姝的世界。
父母不光陪她讀,還想辦法讓書變得更好玩。
她咯咯笑著,慢慢發現詩詞里藏著好多故事。
她開始纏著爸媽講李白的豪情、蘇軾的豁達,
詩詞在她心里成了活生生的畫面。
父母還買來《唐詩三百首》,客廳的墻上掛起了書法紙。
爸爸寫“飛流直下三千尺”時,她站在旁邊看,
覺得字里藏著瀑布的奔騰。
慢慢地,她開始自己背詩,試著寫幾句。
父母從不催她,只是笑著說她是“小詩人”。
這種陪伴像春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她。
武亦姝開始主動翻閱書籍,
于她而言,詩詞宛如摯友。
上學后,她的語文成績突飛猛進,
作文常常被老師表揚。
她還參與過上海市的作文競賽,在數萬名學生中得到第一。
詩詞在她心里扎了根,也讓她在學業上越走越穩。
到了高中,她已經是班里的尖子生,化學成績也名列前茅。
誰能想到,這個文理兼修的女孩,
16歲時會站上全國的舞臺,驚艷所有人。
03
詩詞大會折桂,武亦姝成焦點人物。
比賽剛結束,各種邀約像雪片一樣飛來。
綜藝節目想請她當常駐嘉賓,
網紅公司想簽她做博主,甚至有影視劇找她試鏡。
她站在人生的路口,面前是兩條路:一條通向名利,
另一條通向她心里的詩和遠方。
那些邀約聽起來誘人,
鏡頭、掌聲、鮮花,哪樣不讓人心動?
可她心中明了,詩詞于她而言是摯愛,絕非換取流量的工具。
她婉拒了所有邀約,決然返回學校,成為普通的高中生。
更讓人意外的是,她放棄了北大的保送名額。
她希望憑借自己的實力,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
2019年,高考成績揭曉,她考入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消息一經傳開,網絡之上又沸騰了起來。
有人說她“太硬核”,有人感嘆她“真會選”。
進入清華后,她像是隱身了一樣,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校園之中,她身著簡約的T恤與牛仔褲,
背著帆布包,漫步于林蔭道上,看起來與其他學生并無二致。
偶爾有同學認出她,都會忍不住多看兩眼,
心想:這就是那個詩詞冠軍?
清華的日子平靜而充實。
新雅書院的課程文理兼修,
她既研習文學、歷史等文科知識,
又涉足編程領域略作探索。
課余之時,她積極投身于文化活動,
助力詩詞與書法的推廣。
有一次,她在學校組織了個詩詞分享會,
站在講臺上分享她喜歡的蘇軾,
臺下坐滿了學生,大家聽得入神。
后來她的軍訓隨筆,也傳開了。
寥寥幾句,寫出了她對新生活的感受,
網友看了直呼“才女就是不一樣”。
武亦姝的低調,總在不經意間被打破。
2022年的那張學生卡,讓她的名字又一次刷屏。
朋友圈里,同學們七嘴八舌,有人說她“仙氣飄飄”,
有人開玩笑說“跟學霸的差距就是一張卡”。
還有一次,她被拍到在北京的一家話劇場看演出。
看到照片的網友感嘆,
她還是那個從詩里走出來的女孩,安靜卻吸引目光。
除了學業和文化活動,
武亦姝心里還有個更大的夢想:兒童文學。
她說,兒童文學能把詩意的美帶給孩子,
也能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她開始往這個方向努力,選修相關課程,參加文學講座。
她還在一次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說想寫出既有中國味又能打動孩子心的故事。
聽她講這些,臺下的人都覺得,這女孩的未來肯定不簡單。
04
本科畢業后,武亦姝沒有停下腳步。
她毅然決然地選擇繼續攻讀研究生,
且把兒童文學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她的生活還是那樣低調,她的選擇從來不隨波逐流,
總是跟著自己的心走。
詩詞大會的光環早已淡去,但她的光芒卻在另一種方式里延續。
她的故事像一本書,翻到哪一頁都有詩意。
人們常說要教育孩子,要言傳身教,
然而在現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又有幾人能做到?
恐怕大部分人都是拿起手機,
再來個“葛優躺”,把孩子給忽略了。
但是在這樣的年代里,還是有那么重視家庭教育的人而出圈的。
武亦姝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信息來源:
1、女高中生驚艷中國詩詞大會 詩心今猶在潤物細無聲:北京日報
2、中國詩詞大會武亦姝資料家庭背景揭秘 其詩詞實力超強:秀目網
3、16歲一夜爆紅成為“國民才女”,擊敗百人選手奪冠,之后卻拒絕保送北大,選擇自己高考:臺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