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在特朗普主動挑起世紀性的關稅大戰后,歐盟一邊忙著支招應對,一邊與美國就多領域敏感議題進行談判。
據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歐盟委員會表示,雙方貿易談判代表進行了兩小時的會談,但并未取得進展。此外,美國仍未表明其在貿易談判中的訴求。
報道稱,14日,分管貿易和經濟安全事務的歐盟委員謝夫喬維奇(Maro? ?ef?ovi?)在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會談,討論如何取消美國征收的所謂互惠關稅,以及鋼鐵、鋁和汽車關稅。
“我們需要聽到美國人更多的聲音。我們需要更清楚地了解他們在這些談判中希望得到什么結果。”歐盟貿易事務發言人吉爾(Olof Gill)說。
吉爾表示,謝夫喬維奇重復了歐美互免工業品關稅的提議。
他說:“歐盟正在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現在,美國有必要明確自己的立場。正如每次談判一樣,這必須是雙向的......雙方都要有所收獲。”
報道稱,白宮和商務部均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當地時間2025年4月7日,德國杜伊斯堡,港口的集裝箱。 IC photo
美國政府本月亂揮“關稅大棒”,對全球貿易伙伴征收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歐盟對美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為3%至4%,但美國卻對歐盟商品加征20%的關稅。
特朗普提出,歐盟應購買更多液化天然氣。據報道,作為對特朗普關稅的回應,歐盟可能會承諾從美國增加液化天然氣采購。
特朗普還抨擊歐盟沒有購買足夠的汽車,并設置了“非關稅壁壘”,將用氯清洗的美國雞肉和用激素喂養的牛的牛肉排除在外。 他還抨擊增值稅及歐洲的數字監管。
”解放日“后一周,特朗普又改口稱,在維持10%基準稅率的基礎上暫停“對等關稅”90天。不過他指出,如果在美方暫停關稅的90天內,有關國家無法與美達成協議,他將恢復此前的關稅政策。
但本周一(4月14日),特朗普又宣布已經開啟針對半導體和藥品的“232條款調查”。“232調查”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規定的授權,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進行立案調查。通常,商務部長會在270天內公布調查結果。
吉爾說,謝夫喬維奇重申了在這些行業建立有彈性的跨大西洋供應鏈的重要性。他稱,這次會議是一次“有重點的范圍界定”會議,討論的內容包括“零對零”關稅方案以及全球鋼鐵和鋁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他補充說,食品安全標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他稱,專員重申,歐盟和美國共同面臨許多挑戰,可以共同應對這些挑戰,使雙方受益。“歐盟將繼續以建設性的方式對待這些會談,以確定共同感興趣的領域。顯然,要在90天的期限內取得圓滿成果,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歐盟14日表示,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的報復性關稅將推遲至7月14日實施,以便留出時間與華盛頓談判。吉爾說,歐盟正在繼續制定針對其他關稅的進一步措施,以防無法達成協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