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萬泰生物凈利潤下滑91%,疫苗帝國告急?
截圖來源于華夏健康網健康領域專欄創作者《健康之聲》
來源|健康之聲
編輯|塔爾·小康A
2020年以“國產HPV第一股”身份登陸A股的萬泰生物(603392.SH),曾憑借國產二價HPV疫苗的稀缺性和爆發式增長,風光無限,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元。然而短短四年,這家由前“中國首富”鐘睒睒控股的明星企業,迎來了“至暗時刻”——2024年凈利潤暴跌九成,創上市以來新低。
與此同時,公司因歷史問題、質量管理、合作終止等事件頻頻陷入輿論漩渦。一場圍繞技術、市場、合規和戰略的“大考”,正擺在萬泰生物面前。
凈利潤下滑91%,疫苗帝國告急?
根據萬泰生物4月11日披露的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45億元,同比下降59.25%;歸母凈利潤僅為1.06億元,同比下滑91.49%,扣非后凈利潤更是虧損1.86億元。這是其自2020年上市以來營收、利潤雙雙跌破歷史新低,甚至創下近十年來最低凈利水平。
回顧歷史數據,萬泰生物2021年和202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20.21億元、48.63億元,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對HPV疫苗市場的高依賴。如今,這一“護城河”正遭受三重沖擊:一是競爭加劇:2022年起沃森生物二價HPV疫苗上市,打破萬泰的獨家局面;二是集采擠壓:全國多地開展免費HPV疫苗接種,價格大幅壓縮;三是進口沖擊:默沙東九價疫苗擴齡,快速搶占市場。
銷售費用連年暴漲,推廣模式惹爭議
面對競爭,萬泰生物未能以技術或產品差異化破局,反而在銷售費用上“加碼”。以2022年為例,公司銷售費用高達16.34億元,其中業務推廣服務費占比近84%。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其五大推廣服務商分得金額超過3億元,主要用于疫苗產品推廣。這種“重銷售、輕研發”的模式在當前醫藥反腐背景下,存在極大合規隱患。有法律專家指出,醫藥企業通過第三方服務商向渠道和終端輸送利益,極易演變為商業賄賂或“帶金銷售”。
更為諷刺的是,早在IPO前夕,萬泰生物就曾被卷入串通投標案,公司業務經理因參與違法投標被判刑,公司因此供貨產品約121萬元。此類問題并非孤例:萬泰生物或其子公司名稱曾多次出現在地方官員受賄案件的證據材料中。
GSK合作中止,國際化布局遭重挫
2024年初,萬泰生物發布公告稱,與國際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合作開發九價HPV疫苗的項目正式終止。GSK方面表示,三期臨床效果“未達預期”,成為合作“分手”的直接導火索。
按原協議,GSK需向萬泰生物支付高達1.34億歐元的里程碑付款,并約定共享全球銷售收入。但截至終止前,僅支付了兩期共計2200萬歐元。項目失敗不僅意味著后續資金鏈斷裂,更暴露出萬泰生物在技術轉化、國際溝通與監管應對方面的短板。
對于一家試圖“出海”的生物藥企業而言,此次合作破裂是一次沉重打擊。
子公司違規頻出,“高新”光環褪色
監管公開數據顯示,萬泰生物及其子公司近年來在質量管理、信息披露、生產合規等方面頻繁“踩雷”:子公司“萬泰凱瑞”因交叉污染風險、設備校驗過期等問題被福建省藥監局要求限期整改; “萬泰德瑞”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被列入異常經營黑名單;母公司曾因危化管理不到位、急救標識缺失等問題被安監部門點名;因生產“劣藥”利巴韋林注射液,公司2024年被罰款140萬元,并在全國范圍啟動召回。
種種跡象表明,這家曾被稱為“民營疫苗先鋒”的企業,正在從技術到治理層面暴露出結構性風險。
未來何去何從?戰略轉型難題待解
面對疫苗業務增長乏力,萬泰生物正在嘗試“修復式轉型”。2024年年報中提出并購戰略,欲以“技術+市場”為雙輪驅動,擴大疫苗與體外診斷的業務版圖。同時,公司表示將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自主研發能力。
不過,市場對此信心不足。公司現市值約為858億元,較巔峰時期腰斬;九價疫苗仍處臨床階段,商業化路徑遙遠;體外診斷雖有潛力,但占比仍低、技術競爭激烈。
在4月董事會會議上,萬泰生物高層承認當前“面臨調整期”,但如何在激烈監管與市場壓價的“雙重夾擊”下尋求突破,仍是未解之題。
疫苗明星,回歸監管視線之內
萬泰生物的“高開低走”不僅是商業個案,更是整個疫苗產業資本泡沫之后的理性回歸。當公共衛生屬性強化、價格機制透明化、監管風暴持續加壓,醫藥企業若仍依賴“堆銷售”“打關系”“拼渠道”,必將被市場與監管雙重淘汰。
對萬泰而言,從明星走向“問題企業”的軌跡背后,是制度反思,更是一次生死轉型的契機。
URL:http://www.kangcn.com/
微信編輯 | 華夏健康生產隊的驢(開電車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