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進的TCE雙抗這次完勝肺癌之王——小細胞肺癌了。雖說都是肺癌,但是小細胞肺癌(SCLC)比非小細胞肺癌(NSCLC)惡性程度高太多。而安進首款針對實體瘤的雙抗——Tarlatamab繼去年讀出二期臨床的驚艷療效提前獲批后,如今在三期臨床試驗也達到了理想的OS終點,不折不扣地證明了自己的治療價值。
不僅如此,SCLC正在從治療困境的泥沼之中不斷被拉出。ADC、雙抗/三抗皆在該適應癥上不斷發力,這個適應癥雖然不算大,但正在不斷被諸多管線定點狙擊。
圖片來源:攝圖網
Tarlatamab的可靠療效
這里我們先對Tarlatamab的療效和研發歷程做一個較為詳實的梳理。
先從機制和結構開始,與傳統的雙抗結構不同,在我們所熟悉的抗體結構里面,應該是一個Y型的四肽鏈,包含Fab段(抗體與抗原結合的片段)與Fc段(抗體與效應分子或者細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而我們一般熟悉的雙抗來說,也應該是如下圖所示的對此結構,其中一端結合CD3,另一端結合抗原。
圖片來源:Emerging therapies targeting the delta-like ligand 3(DLL3)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但安進的Tarlatamab沒有這么設計,它把雙抗設計成了一個不對稱的結構,上端是與DLL3結合的部分,下端是與CD3結合的部分,這么設計的目的,以筆者的主觀猜測來看,是為了通過增大CD3-targeting部分與TCR結合的空間位阻,來減弱CD3-targeting與正常T細胞結合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最典型的就是CRS(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這種設計在后來的三抗設計中更加常見。此外,Fc兩條鏈之間的二硫鍵是必須要加的,為了最基本的穩定性。加上Fc段還起著增大分子量、延長血清半衰期的作用,不然就變成一個小型的融合蛋白了。
圖片來源:Emerging therapies targeting the delta-like ligand 3(DLL3)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CE雙抗的機制已經有非常多地敘述了,這里不多加贅述。主要論述CD3雙抗用于實體瘤的優勢:實體瘤會通過下調MHC-I表面表達來逃避免疫監視,而TCE雙抗中的抗targeting-CD3片段可以直接激活T細胞受體(TCR)信號,從而達到繞過TCR-MHCI的通路目的,不受MHC-1下調的影響。
再梳理它的臨床試驗數據。2023年在ASCO上公布了它的臨床I期數據,總共107名患者接受了試驗,超過70%的患者接受過兩線治療,25%的患者對鉑類藥物無效,50%的患者接受過PD-1/PD-L1抑制劑治療。對于SCLC患者而言,基線上其實非常后線了。此外,93%的患者發生了轉移。
圖片來源:Tarlatamab,a First-in-Class DLL3-Targeted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in Recurrent Small-Cell Lung Cancer:An Open-Label,Phase I Study
最終療效方面,確認的ORR達到了23.4%,包含了2名CR和25名PR,這對于SCLC而言已經非常不容易了,DCR為51.4%。具體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在1mg時開始產生多名PR,隨著劑量遞增,患者反應率也變高。最終mPFS數據為3.7個月,mOS數據為13.2個月。當然,對于臨床I期試驗而言,劑量之間差距太大,mPFS和OS不應該是我們太關心的。只是說在臨床I期試驗中,對于它的療效有了部分的確認,然后就是定后面臨床試驗的劑量了。
圖片來源:Tarlatamab,a First-in-Class DLL3-Targeted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in Recurrent Small-Cell Lung Cancer:An Open-Label,Phase I Study
安進的Tarlatamab是基于II期DeLLphi-301試驗獲得加速批準的。該次試驗劑量分為兩組,10mg和100mg,10mg組的ORR達到了40%,100mg組的ORR達到了32%,在68名達到客觀緩解的患者中,40名患者(59%)的緩解持續時間至少為6個月,20名患者(29%)的緩解持續時間至少為9個月。PFS和OS曲線和數據如圖所示,可以看到10mg組目前來看是最佳的療效:mPFS達到了4.9個月,OS達到了14.3個月。
圖片來源:Tarlatamab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Small-Cell Lung Cancer
無論如何,根據該次臨床試驗數據,Tarlatamab得到了FDA的加速批準。在后線治療SCLC適應癥上達到40%的ORR,它配得上。
上述是DeLLphi-301的情況,而本次公告所公布的是另一項三期臨床III期DeLLphi-304的情況,本次三期臨床與此前的II期單臂臨床并不相同,它設置了化療的對照組,安進目前的公告可以說是對臨床數據信心十足,接下來等它具體的詳細數據公布。
廣泛期非小細胞肺癌(ES-SCLC)能夠從化療到雙抗治療,這個突破是真正意義上從零到一的,并且三期臨床也突破了此前使用ORR作為主要臨床指標的桎梏,我們可以真切看到它與化療對照,能夠增加多少總生存期(OS)。
后續多抗迎頭趕上
安進的Tarlatamab開了一個好頭,之后諸多多抗管線均在后線治療SCLC上進行嘗試,最火熱的是DLL3靶點,它可以說是專門為了SCLC為代表的神經內分泌瘤而生的。
從后續的發展方向來看,在TCE雙抗之上再繼續加靶點,可以說是方向之一,這方面比較典型的企業是羅氏和樂普。
羅氏(中外制藥)方面,開發了DLL3/CD3/4-1BB三抗RO7616789,為此專門發了一篇論文論證三抗在刺激T細胞功效上要顯著優于雙抗。根據文獻,一是腫瘤模型體積殺傷,DLL3三抗和DLL3雙抗相比表明,DLL三抗具有更好的抗腫瘤活性。在最顯著的腫瘤體積縮小上,前者比后者的作用顯著很多。
二是對T細胞的激活作用。從DLL3三抗處理的腫瘤中分離出的T細胞中,顯示其產生的IFN-γ細胞因子相對于雙抗組顯著增加,這表明其誘導的T細胞活性更高且更持久。
國內的同靶點三抗為樂普生物的CMT012。
這是其中的一條路徑,另外的較為典型的三抗路徑是DLL3雙表位,典型是澤璟制藥的ZG-006,CD3加兩個DLL3表位,增加結合效果。
此外,默沙東的三抗MK-6070(HPN328)的路徑也有差異,它靶向的位點是CD3/HAS/DLL3,HAS目的是延長藥物半衰期。此外,它通過特有的TriTAC?平臺進行研發:可以讓T細胞到達腫瘤前保持“靜默”,提高安全性,延長半衰期。
然后就是TCE之外的雙抗了。目前進展較快的是勃林格殷格翰的BI-764532,靶向B7H3/DLL3,從臨床I期的數據來看,以70kg估算患者體重,劑量大于6.3mg下,SCLC患者ORR為26%,這個ORR算是中規中矩,可以再觀察之后的II期數據。
除此之外,康方的明星藥物AK112也在SCLC上進行了布局,目前已經進入了臨床II期階段。雖然這個市場對于AK112來說不算大,但產生的擠壓效應可能會改變DLL3相關靶點藥物的格局,對這些只做SCLC類型神經內分泌瘤的藥物市場進行擠壓。
ADC——從失敗到成功
ADC治療SCLC的發展歷程方面,繞不開一個藥物——Rova-T,一款在靶向DLL3的倒在上市前的ADC。Rova-T的問題在于用上一個過于早期的時代用PBD來做payload,毒素的治療窗口實在是不好掌握,劑量低無法產生療效,劑量高人體受不了,也和它當時激進的臨床進度有關——直接從臨床I期跳到了臨床III期。之后就是多項臨床三期的失敗了,令人嘆息的同時也算是給同行的一個警示。
直到現在,在TOP1i載荷發展得非常成熟的今天,第一三共這種沉淀深厚的ADC龍頭才開始逐步研究PBD毒素,公開了一些專利。
然后就是去年的明星管線——再鼎生物的ZL-1310,在臨床I期試驗中大放異彩。它用的是宜聯生物的平臺做的,療效好的同時毒性較高,對安全性窗口的把握需要非常有分寸。不過最后療效確實非常好,此前至少接受過一次治療的患者基線上,ORR能夠達到74%。并且一位患者,此前接受了DLL3雙抗療法的患者出現病情進展后,在接受ZL-1310治療后達到了PR,這為之后雙抗和ADC聯用提供了一次不錯的可能性基礎。
大概率基于此次臨床數據,恒瑞和信達近幾個月皆在DLL3 ADC上達成了重大BD。
然后就是DLL3 ADC的競爭對手——B7-H3 ADC了。代表企業是翰森,目前已經進入了三期臨床,獲得了突破性療法認證,并且將海外權益高價BD給了GSK。此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宜聯生物的YL-201,在接受≥2.0 mg/kg治療且療效可評估的患者中,SCLC的緩解率達到了73.7%,并且樣本數據不算小,可評估療效的患者達到了57人。
宜聯生物作為一家ADC企業,它的價值值得被重視。
結語:此次安進在SCLC上的成功,除了值得在SCLC治療上樂觀之外,更重要的是考慮之后的問題,關于雙抗和ADC之間的聯用。ADC在SCLC上表現出了不俗的ORR,但還沒得到PFS方面的進一步驗證,現在正是搶先布局聯用性臨床的不錯時機。
參考來源:
1.Tarlatamab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Small-Cell Lung Cancer
2.Tarlatamab,a First-in-Class DLL3-Targeted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in Recurrent Small-Cell Lung Cancer:An Open-Label,Phase I Study
3.Emerging therapies targeting the delta-like ligand 3(DLL3)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4.安進公司公告
5.YL201,a novel B7H3-targeting 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in patients(pts)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Results from a first-in-human phase I study
6.再鼎醫藥官網PPT
聲明:本內容僅用作醫藥行業信息傳播,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藥智網立場。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