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潘俊田/文 在海拔580米的新疆準東煤田的戈壁灘上,200米深的梯田狀礦坑中,白色、綠色、黃色的點狀物在每一層移動。這些點狀物就像傳送機上的皮帶,總是出現在相同的位置。每移動一個來回,它們都能給礦企帶來數十萬元的營收。
這些點狀物是無人駕駛礦車。它們會按照劃定好的路徑,在采煤區和剝離區找到挖機裝滿煤炭或土石方,裝載完成后,再跑到破碎站卸下煤炭,或者到回填區傾卸土石方。
在無人駕駛礦車上崗之前,露天煤礦礦方主要通過人工管理來構建這樣一條流水線:挖機師傅通過人工操作擺動鏟斗來召喚礦車,再通過長按喇叭提醒礦車司機已經裝滿。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露天煤礦無人駕駛技術應用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截至2024年9月,全國已經在露天煤礦運行超過1500輛無人駕駛礦車,按照每臺車200萬—300萬元的售價計算,市場空間約45億元。《報告》預計,2026年,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礦卡數量將達到1萬輛。
中國部分無人駕駛礦車來自于一家自動駕駛公司——易控智駕。根據《報告》,目前易控智駕無人駕駛礦卡市場占有率約為42.5%。
易控智駕于2018年5月正式成立,專注于L4級無人駕駛和礦山應用場景。截至2024年底,易控智駕的無人駕駛礦卡已經進入20多座露天礦山,運行車輛超過1000輛,累計運行里程超過3000萬公里。
易控智駕董事長張磊曾是商用車無人駕駛研發負責人,后來深度參與了礦山行業,了解礦區需求,并與團隊一起推動易控智駕瞄準礦區無人駕駛應用。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智慧礦山建設成為礦業的一個主題。但是,并非每個礦企都有能力為智能化方案買單。
因此,若想快速推廣智慧礦山建設,最好找相對“不差錢”且有明確政策指引的煤礦。此外,最好選擇開采經濟價值高的礦種,因為智能化改造的最大經濟效益在于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行,單位時間內開采的經濟價值越高越劃算。
露天煤礦就具有這樣的特征。一方面,過去幾年煤價一直處于歷史高位,2022年國際煤價迅猛增長,政策層相繼頒布了《關于明確煤炭領域經營者哄抬價格行為的公告》《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工作方案》等文件來控制煤炭價格,2023年、2024年煤炭延續了高價態勢;另一方面,露天煤礦普遍開采難度低、煤礦品質好,比如新疆準東煤田主要以長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為主。
“適應”煤礦
最開始推廣無人駕駛礦卡時,易控智駕團隊曾駐扎在礦區現場進行長期研發。
與港口運輸、干線物流甚至公路駕駛等場景不同,自動駕駛想在礦山里面跑,必須要“一礦一策”。
這是因為礦企對礦上作業的車輛有嚴格的管理規定,例如礦上的爆破時間、運輸管理規定等。如礦坑中限速30公里/小時,車輛就只能以這個速度行駛。“我們的無人駕駛礦卡在排土時必須限制在3公里/小時,因為車輛重達百噸級,排土場的地質條件極不穩定,速度必須慢下來,否則很容易發生事故。”易控智駕無人駕駛調度員舉例說。
據其介紹,露天煤礦分為剝離、采煤等作業部門,每個作業部門都有專人負責相應無人駕駛礦卡的管理。
以露天煤礦最典型的采煤作業場景為例,由于煤層留下的道路非常狹窄,且需要車輛進行快速補位,無人駕駛礦卡的技術“卡點”更多。
因為露天煤礦大多在土路上行駛,車身又過重,容易導致土路變得坑坑洼洼,易控智駕針對性研發了“均衡碾壓”技術。這項技術使無人駕駛礦卡在行進過程中能夠自動修復出現土坑的地方,改善路況。
此外,無人駕駛礦卡還需要與其他機械設備協同工作。比如,挖土機在挖土時,無人駕駛礦車需要停泊在特定點位,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換車。此外,路上出現的指揮車、灑水車等車輛也需要被識別和避讓。
“這些是無人駕駛礦車能夠在礦區大規模應用的基礎。只有與礦區的生產設備實現協同,無人駕駛運輸才能成為真正的生產力,保障礦區的高效、安全生產。”礦區管理人員說。
現階段,無人駕駛礦車的核心賣點是解決方案的落地能力。落地能力意味著要為礦方解決更多的生產管理問題,以更少的人力、物力創造更安全高效的管理和生產方式。
據易控智駕副總裁林巧介紹,原先礦區200臺車若要合規運行,最低需要三班司機輪流作業,運轉起來至少需要800人,礦方還需要負擔司機的吃、住、行成本及人身安全問題。而在無人駕駛技術的加持下,只需要100多人,就可以實現對200多臺車輛的常態化管理。
易控智駕想做的是無人駕駛運輸的“解決方案”,即與礦山工程企業或礦企合作,按照其需求定制無人駕駛礦卡。在礦卡生產時與礦卡企業合作,裝上主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線控裝置等,再由易控智駕負責技術交付。
對于礦企來說,引入易控智駕的無人駕駛礦卡,相當于給礦山引進了一套智能化系統。“比如每個挖機師傅手中都會有一個APP,通過APP叫我們的無人駕駛礦卡過來。”易控智駕礦區現場運維人員說。
記者在煤礦現場看到的油電混動無人駕駛礦卡車隊,分別由同力重工和臨工重機兩家主機廠生產。根據礦方及工程公司的要求,易控智駕的無人駕駛線控平臺還可以適配純油車和純電動車等多種車型。“現在礦區更喜歡純電類型的車,這樣能夠符合礦區設備新能源化和節能減排的要求。”現場運維人員進一步表示。
此外,易控智駕還會為礦山提供相應的設施建設方案建議,比如5G網絡、充電站等。根據實際應用情況,無人駕駛礦卡最快兩天即可完成部署,如果礦山本身缺乏相應基礎設施,則需要1至3個月左右。
智能的礦
2024年4月,國家礦山安監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促進礦山安全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6年,要建立完整的礦山智能化標準體系,推進礦山數據融合互通;全國煤礦智能化產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數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態化運行率不低于80%。
據洛陽鉬業方面介紹,目前礦業行業面臨資源開采深度增加、礦業人才短缺、人力成本攀升以及安全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等問題。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國家礦山安監局內蒙古局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煤礦智能化建設評估和驗收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提出智能化煤礦采煤和掘進工作面實現少人或無人操作,主要生產系統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與遠程控制。該《辦法》適用于內蒙古自治區除國家智能化示范煤礦以外的所有生產建設煤礦。
據《內蒙古日報》報道,截至2024年10月,內蒙古全區正在運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達255個,占比約50%,推廣應用無人駕駛礦卡344臺。智能化建設改造后,累計減少井下作業人員6000余人,減人比例近20%。
據洛陽鉬業方面介紹,智能化在短期內主要體現為安全效益,經濟效益不顯著。新的智能化、信息化技術以及設備需要專業的運維人員,這在一段時間內會增加運維成本。
林巧認為,在礦山智能化建設中,無人駕駛技術不是一個單一的運輸技術工具,而是將貫穿開采、運輸等全鏈條的支點,成為整個礦山智能化系統連接器與助推器的角色。當前正處于從“單點突破”向“全域協同”過渡的關鍵階段。
“現在以易控智駕的能力還無法覆蓋這么多產品線。雖然這些產品都有相關公司在進行研發,但由于操作精度不夠,暫未大規模推廣。目前,無人駕駛礦卡是現階段普及較快的智能礦山裝備。”易控智駕現場調度人員稱。
潘俊田
產業與政策中心記者 關注能源與制造 歡迎聯系panjuntian@eeo.com.cn,微信z1346357899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