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浙江一位骨科主治醫生陳喆猝然離世,年僅35歲!
4月6號那天凌晨兩點半,他剛剛完成一臺手術,稍后還有一臺手術等著他做,在休息期間,他倒下,心臟驟停,同時緊急搶救,可惜回天乏術。
這個消息由晴天霹靂,他的家人哭的肝腸寸斷。
35歲正值壯年,他還很年輕,平時身體也沒有什么問題,怎么會突然猝死呢?
陳喆醫生是1989年出生,從小心懷學醫夢,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23歲就進入了玉環市第二人民醫院當骨科醫院。
雖然年輕,但他卻是百姓交口稱贊的“暖心仁醫”。
他常年扎根基層,每月定期到偏遠鄉鎮坐診。
今年3月就跑了三趟,累計為千余名患者送去專業診療,尤其擅長處理骨折、外傷等基層高發疾病。
作為急診科的中堅力量,他率隊突破了全市首例多發傷休克搶救難題,每年主刀200余臺高難度手術,患者康復率高達98%。
更讓人感動的是,他連續五年深入偏遠鄉村義診,甚至自費為貧困患者購買康復器械,還手把手帶教出8名青年骨干醫生。
他獨創的"骨科急診聯合模式"將搶救效率提升三成,被全省推廣。
然而,這位醫術精湛的年輕醫生,卻在連續奮戰72小時完成四臺急診手術后,永遠倒在了手術臺旁。
排班表顯示,他去世前一周連續值三個夜班,日均睡眠不足四小時。
長期超負荷工作透支了身體,最終讓心臟不堪重負。
令人揪心的是,這樣的悲劇并非孤例——我國每年有上百名醫護人員因過勞猝然離世,急診科、外科醫生更是高危群體。
今年3月9日解fang軍第九二八醫院的呼吸科專家沈宏峰主任,也是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年僅49歲。
呼吸科醫生尹小文也是突發心臟驟停,倒在急救室門口。
這些醫生們的離世敲響了警鐘:醫療行業亟待建立科學的排班制度,完善醫護人員健康保障。
生命無價,我們不僅要緬懷這陳喆醫生,更要反思如何避免更多"陳喆"的悲劇。
愿天堂沒有病痛,而人間能多些對生命的敬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