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為青少年鋪就創新成長路
“過去,蚌埠市每年春節前都是辦春晚,今年第一次嘗試舉辦科技創新晚會,就是為了彰顯創新力量,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1月25日晚,蚌埠市2025科技創新晚會上演了一場與以往不同的春晚。科創人才和產業明星登上舞臺,腦機機器人、可折疊玻璃、聚乳酸產品等科技成果大賞、創演秀讓人直呼驚艷,在炫酷科技感、濃濃新春味中打開新的一年的大門。
作為安徽科教資源第二大市,這幾年,蚌埠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涌現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和創新項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創新特質,二者在珠城相互賦能。
與此同時,一場青春創新浪潮正蓬勃興起。少年科學院里,少先隊員驚嘆于無人機編隊繪出的“空中彩虹”;高校實驗室中,大學生團隊為智慧農業算法潛心攻堅;第十五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安徽賽區選拔賽現場,1300余名選手用衛星導航與火箭模型點亮航天夢想。從“北斗問天”到“智能爭鋒”,從童真創意到產業落地,蚌埠市以系統化品牌矩陣,為青少年鋪就了一條階梯式創新成長之路。
進行科學實驗
少年科學院里的“魔法課堂”
“無人機在空中劃出彩虹的時候,我感覺科學就像魔法一樣神奇!”蚌埠師范附屬小學五年級學生李雨欣在少年科學院開營儀式后興奮地說道。這場被學生們稱為“科技魔法秀”的活動,用無人機編隊、小火箭發射和電磁懸浮表演,點燃了在場的500余名少先隊員的探索熱情。
數架無人機在空中編隊飛行,時而翻滾、時而俯沖,變換出各種奇妙的圖案和造型......在去年年底的蚌埠市少年科學院開營儀式上,無人機表演、科學實驗秀、科技大篷車體驗、科技小發明講座帶領少先隊員們遇見科技、感受科技、了解科技,科技輔導員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成果,向學生們介紹了許多簡單實用、富有創意的小發明,并鼓勵大家要善于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勇于創新。
團蚌埠市委、蚌埠市少工委已連續三年開展線下市級“少年科學院”活動,累計覆蓋1.2萬名學生。“不僅為少年兒童提供了一個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平臺,也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團蚌埠市委工作人員介紹,蚌埠市少年科學院以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科學體驗活動為途徑,以少年兒童校內外教育陣地為依托,利用多種社會資源,對少年兒童進行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精神與態度、科學方法與能力、科學行為與習慣的培養。
同時,團市委積極聯合科協開展科技大篷車、科技之光·青年講堂、青年科學家進校園等系列科普活動,直接覆蓋青少年2.3萬余人次,為科學啟蒙注入多元活力。
感受虛擬現實技術
玩轉硬科技小少年觸碰創新“狂想曲”
“當時我媽騎車帶我,‘砰’的一下,就被后面的車給撞了。于是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做一個東西來幫助我們檢測后方有沒有來車”。近日,五河縣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韓龍醒發明的“電動車轉彎智能提醒報警裝置”在蚌埠市第四十屆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并且,該裝置已由安徽嘉譽偉豐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量產,并已申請國家專利。
這款智能裝置利用超聲波技術,能夠實時檢測電動車轉彎時的周圍環境,一旦發現有潛在的障礙物或危險情況,便會立即發出警示信號,從而有效提醒電動車駕駛者注意,并增強其他道路用戶的安全警覺度。
“一眼就看中了這孩子的發明!”安徽嘉譽偉豐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這項發明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迅速與韓龍醒展開合作,共同推進該裝置的生產和應用。目前,該裝置已經進入量產階段,并有望在未來廣泛應用于電動車領域。
五河縣實驗小學教師沈曉杰表示:“科技輔導員團隊從最初的設想開始,一步步引導他,經過無數次試驗和改進,才最終成型。”為驗證裝置的實際效果,韓龍醒在實驗室內進行了多次模擬測試,并在實際道路條件下進行了應用測試。
近年來,五河縣通過舉辦科技創新大賽、組織師生參觀學習國家級科技創新賽事等措施激發學生們的科學興趣,培養具有科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的師資力量。這款電動車轉彎智能提醒報警裝置的投產,以及校企雙方的成功合作,展示了青少年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潛力,也為類似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據悉,蚌埠市以賽事為“練兵場”,構建全年齡段競賽體系。針對大學生群體,聯合高校開展“揭榜掛帥”技術攻關行動,為“挑戰杯”等賽事提供專項輔導;面向中小學生,舉辦首屆蚌埠市青少年智能創新公開賽、首屆蚌埠市“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中小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等。2024年,蚌埠市青少年在省青創賽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1項,總成績位居全省第二,3名選手成功入圍全國決賽,充分展現了蚌埠市青少年的科創實力。
展示科創作品
“根系力量”讓夢想拔節
人工智能種菜、廢舊電池回收機器人、智能感應滅火垃圾桶......參賽的發明作品既充滿創意又夠“接地氣”。2月22日上午,蚌埠市首屆中小學科技節暨第4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現場賽在蚌埠市第二中學拉開帷幕。本屆大賽共有404個項目進入現場比賽環節,項目數同比增加10%。其中小學組有222個項目入圍。
蚌埠市積極承辦各項賽事,第十五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安徽賽區選拔賽吸引全省各地參賽選手1300余名。政策層面同樣發力,創新實施“科技特長生”選拔機制,市教育局首年通過直通選拔吸納3名創新大賽一等獎得主,并組織開展貫穿全年的科技節,覆蓋全市中小學。此外,團市委聯合高校、企業成立“創新聯盟”,為青少年提供從創意孵化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支持,科創生態的“根系”愈發茁壯。
“當親眼看到天舟七號火箭轉運時,我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將來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蚌埠第二實驗小學學生殷逸凡受邀參加全國少工委“爭做新時代好隊員”少先隊員與載人航天面對面活動后感慨。
“當孩子舉著自制火箭模型說‘我以后要造真火箭’時,創新的種子已然萌芽。”團蚌埠市委副書記蔣曉妍說,這也是開展青少年科創教育的重要意義。從少年科學院的驚嘆到省賽頒獎臺的掌聲,從實驗室的儀器嗡鳴到生產線的機器運轉,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在見證:當童真遇見科學,未來便有了無限可能。(記者 沈思佳 通 訊 員 王力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