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稅戰的大背景下,古老的智慧“禍兮福之所倚”有著現實的映照。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加征關稅之后,很快察覺到情況不妙,美國自身的經濟衰退速度似乎更快。
于是,他試圖采用“拉攏一批,打壓一個”的策略,與近80多個國家展開一對一的談判,并且對中國施加更為沉重的關稅壓力。其背后的潛臺詞昭然若揭:如果中國不妥協,特朗普就企圖帶領這80多個國家來共同對中國形成一種“圍攻”之勢。
想“霸凌”中國?不可能的
這種看似巧妙的策略真的能夠實現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特朗普如此任性妄為的舉動,只會招致全球眾多國家更為強烈的反感。與之相反,中國一直在國際舞臺上盡可能地展現出一個良好大國的形象,積極開展外交活動,秉持著合作共贏的理念。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自然更傾向于與中國進行合作。也就是說,特朗普可能未曾料到,他越是肆意妄為,中國反而越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現實中,已經有許多國家在不斷深化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前段時間成果顯著的中日韓互動就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例子。
歐洲一系列行動促進中歐合作深化
如今,歐洲方面也有了一系列的行動,包機一架接著一架地到來,這極有可能促使中歐之間的合作進一步深化。
首先是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訪華,解放軍高層對其進行了接待。近年來,中英關系一直處于較為敏感的狀態,斯塔默政府甚至將中國視為所謂的“致命”國家、“致命威脅”,這充分體現了其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但現在,英國為何想要主動與中方進行互動呢?眾所周知,英國缺乏自主性,往往美國指向哪里,英國就跟向哪里。
可是現在,特朗普不僅在烏克蘭問題上“背刺”英國,而且還打算對英國的商品加征更多的關稅,這使得美英關系出現了裂痕。英國現在派遣軍官訪華,如果能夠與中方達成軍事合作,那么其自身的防務問題將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這有助于英國追求獨立自主的地位。即便未能與中方達成軍事合作,這一行為至少也能夠提升英國在面對美國時的議價能力。其中的邏輯很簡單,如果美國不給予英國更多的優惠,英國就會更加傾向于向中國靠攏。
其次,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中西關系能夠保持整體上的穩定,桑切斯的努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這已經是桑切斯三年來的第三次訪華。我們都清楚,兩國高層之間的互動能夠對兩國關系起到引領性的作用。中西關系一直沒有偏離正常的軌道,這與桑切斯每年訪華一次有著很大的關系。
最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打算在7月份訪華。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目前中歐已經就電動車關稅一事展開談判磋商。這表明,特朗普的表現越是不穩定,就越是會將美國的盟友推向中國這邊。而中國抓住這個機遇,即便不能改變整個世界格局,至少能夠處理一些中歐之間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美方盲目樂觀,實則慢慢崩潰
事實上,特朗普現在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 一方面,他試圖組建的“反華陣營”遲遲未能組建起來,反而使得中國的國際聲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 另一方面,盡管特朗普已經叫停了“對等關稅”措施,但是美國國內經濟市場的壓力并沒有得到多少緩解,民眾仍然沒有從恐慌的情緒中完全擺脫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他該如何應對呢?這就迫使特朗普不得不采取更多的行動,釋放更多穩定的信號。
可以看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中美雙方已經開始了密談,雖然是通過中間人的形式進行軟性接觸,但他和特朗普都充滿信心,認為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美國人將這次中美之間的間接接觸吹噓得極為厲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和伊朗之前就進行過一場間接接觸,之所以是間接接觸,最大的原因就是雙方缺乏互信。我們跟美國自然也一樣互不信任,這不,今天老美又把中國部分商品的關稅加到了245%,很顯然他們想解決的不只是問題,所以還在折騰。
由此可見,當前中美之間進行的這場間接談判,最多只能說明中美雙方都清楚關稅戰的危害,正在進行初步的接觸,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談攏,在分歧的解決方案方面,雙方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去商討,而美方現在為了穩定國內市場而表現出的樂觀是盲目的。
從貿易數據來看,徹底的“脫鉤斷鏈”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官方近期發布了一份數據,明確顯示今年一季度中美雙邊貿易規模達到了1.11萬億元,同比增長4%。在特朗普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中美貿易還能夠逆勢增長,這充分彰顯了中美貿易強大的內生動力。如果特朗普執意要切斷這種貿易聯系,那么他將成為降低美國人民生活質量的“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