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地鐵7號線檢修中心技術主管趙靜偉,熟悉他的人立刻會聯想到“技術大咖”“拼命三郎”。自2010年入職以來,他先后擔任5號線檢修中心電器班列檢員,7號線檢修中心月修班班員、列檢班組長、電器班班長、技術主管等職務。一路走來,他以精湛的技術和求真務實的精神守護地鐵行車安全。
去年冬天的一個早高峰,城市已在車水馬龍中蘇醒。“列車牽引故障,迫停區間。”“誰在正線呢?快去看看。”幾條消息瞬間在檢修中心的工作群里“炸開了鍋”。這時,休假中的趙靜偉恰巧在7號線地鐵里,得知消息后,他根據車輛運行路徑和列車車次進行判斷,發現前方車站正是那輛故障列車的所在位置。趙靜偉如同離弦之箭般沖出地鐵站,朝著下一站的方向飛奔而去。然而,兩站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僅靠雙腿奔跑,顯然來不及。心急如焚的他迅速掃開路邊的共享單車,朝著故障列車停靠的車站飛馳而去。兩公里多的路程,他在短短5分鐘內就趕到了現場。憑著過硬的技術,趙靜偉第一時間判斷出故障并處理完成。片刻間,列車緩緩駛入庫線,正線秩序恢復。
近年來,7號線列車所使用的“鐵峰”繼電器因臨近使用壽命,逐漸暴露出故障隱患。高額的日常更新成本,猶如一塊沉重的巨石,重重地壓在運營維護的成本賬本上。而頻繁的維護作業,更是讓檢修團隊疲于應對。面對這一挑戰,7號線檢修中心豎起技術革新大旗,對列車部分繼電器進行更新改造。趙靜偉挑起了改造項目的大梁。
項目啟動之初,困難重重。但趙靜偉和團隊沒有絲毫退縮,他們以實驗室為戰場,憑著深厚的專業知識與對技術的執著追求錨定方向,著手設計全新的繼電器方案。他們從海量的數據收集開始,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甄別篩選,挖掘關鍵故障點。在改造期間,技術室的燈光常常徹夜長明。小半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新型繼電器終于被研制成功。
經專家評審后,新型繼電器大規模更換工作拉開帷幕,困難也接踵而至。更換繼電器意味著要重新梳理近5000根線路,猶如給地鐵列車做神經外科手術一般。功夫不負有心人,趙靜偉和團隊經過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將所有列車的 “鐵峰”繼電器全部更新完畢,從而解決了繼電器老化、故障率高的問題,還讓列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了一個臺階。截至目前,7號線列車未發現一起因更換繼電器引發的故障。
作為技術團隊的帶頭人,趙靜偉深知,唯有眾人拾柴,方能燃起技術革新的熊熊烈火。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傾囊相授,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很多年輕職工迅速積攢經驗、逐步蛻變,成長為能在關鍵時刻獨當一面、挑起大梁的技術能手,為團隊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15年間,趙靜偉帶出2名技術助理、2名班組長和10余名高級工。學習氛圍在團隊中蔚然成風,大家彼此切磋技藝、相互扶持鼓勁,向著技術的高峰攜手攀登。
回首往昔,那個初出茅廬、懵懂青澀的“技術小白”,憑借著對地鐵事業的滿腔熱忱與不懈鉆研,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如今檢修中心公認的“技術大咖”。正是這份對技術的執著、對工作的熱忱以及對責任的擔當,讓趙靜偉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成為了7號線檢修中心技術領域的中流砥柱。
(勞動午報記者 周美玉 通訊員 張添翼)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