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豫西大地春意盎然,河南洛寧縣上戈鎮的萬畝蘋果園迎來了一年中最富詩意的時節。遠望如雪浪翻涌,近觀似繁星綴枝,蘋果花開的盛景不僅吸引著八方游客,更孕育著果農們全年的希望。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一場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科技交融的“產業革命”正悄然展開。
雪白的蘋果花布滿枝頭。雷祎攝
清晨6點,果農王發周已經帶著特制的疏花剪走進果園。他輕巧地撥開綴滿白花的枝條,精準地保留間距均勻的花蕾。這種被稱為“黃金間距”的疏花技術,正是上戈蘋果品質卓越的“基因密碼”,在代代果農的指尖傳承中不斷煥發新生機。
果農王發周說:“我現在正在蘋果園里面疏花,疏花的距離保持二十公分一朵,把這些小花、不好的花給它疏掉,好的留下,這樣能保證明年不出現大小年。”
如果說傳統果園的精耕細作保證了蘋果品質,那么科技賦能的現代化種植模式則讓產業升級駛入了快車道。在廟洼村的示范果園里,一場“果樹革命”正在悄然發生。新栽植的矮化密植果園采用立架栽培技術,果樹整齊排列如同接受檢閱的士兵。與傳統果園相比,這些果樹間距更密、掛果更早,配套的水肥一體化系統能實現精準灌溉。
“我包了有七畝園子,今年以來在上戈蘋果產業協會的幫助下,我們果園的管理更加規范化,從蘋果剪枝、刮樹皮、花前復檢、疏花等方面都有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指導,果農們也經常在一塊交流種植中出現的問題,對蘋果產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今年我這個園子產量預計在四萬斤左右,比去年提升接近一倍。”王石林告訴筆者。
洛寧召開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莫曉潔攝
這些看得見的變化,正是上戈蘋果協會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動實踐。從擴大種植規模,積極落實新栽植蘋果面積800余畝,確定高接換優500余畝,為產業發展筑牢基礎;到提升果農技能,制定蘋果產業全流程培訓計劃19次,目前已完成2次,培訓200余人次,顯著提升了果農的生產管理水平;實施精準營銷,建立上戈蘋果產業臺賬,在采摘期間運用AI等大數據分析,開展針對性宣傳推廣,提高交通不便地區果園的收入。同時,與高校合作進一步深化品牌建設,為品牌注入青春活力。
站在觀景臺遠眺,雪白花海與蒼翠群山交相輝映,既有老果農疏花剪下的“黃金間距”,也有新果園立架栽培的“科技脈動”。這片承載著希望的土地,正沿著“一朵花—一個產業—一條富路”的軌跡,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落下飽含汗水與創新的時代注腳。(來源:洛寧縣委宣傳部 作者:雷祎 莫曉潔 宇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